聚焦长三角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长三角

19个试点村 为江苏村级议事协商“打了个样儿”

  开展村民议事协商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江苏在基层治理创新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21年12月以来,江苏19个单位获批承担民政部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任务。记者从江苏省民政厅获悉,经过两年探索实践,目前试点任务已进入收官阶段,取得积极成效,营造了浓厚的“村事民商、村事众议”基层群众自治氛围,优化了村民议事协商公共空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

  架起“连心桥”,走上“放心桥”

  钱家桥是常熟市梅李镇瞿巷村村民来往的主要道路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桥面早已破损不堪。村民钱祖法说:“以往都是有破的地方补,有锈蚀的地方修,村民想改造翻新,但单靠自己的力量,没法实现。”

  今年8月,村委会组织的村民议事协商会上,不少村民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村委会了解需求后,决定着手规划老桥修复工程。但桥梁修复的样式、大小、费用,以及修复时出行的临时便桥的选址,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村委会以“老桥改造”为主题,多次开展议事协商,更多村民加入协商队伍。

  “这次要造个水泥的、结实的”“旁边边角地增加一个停车场”“要搞就搞好一点,防止坏了又重来”……村民们踊跃建言献策,村第一书记邵国平不停记录。

  “大家走的桥,怎么建,大家说了算。”邵国平说,按照“8+X”原则,村委会组建了议事队伍,“8”为村党组织、村委会、村民代表、驻村单位、社会组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乡贤和村民,“X”为待修复老桥或临时便桥附近的住户村民。

  大家齐心协力,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入驻本村的社会组织负责收集意见和建议;工程队负责人链接设计公司资源,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乡贤里有懂土木工程的,自告奋勇全程参与修缮全过程……根据村级财力状况,大家还商议,发动驻村单位、乡贤和爱心人士进行认捐。

  “这次协商不但让村民走上‘放心桥’,还在大家心中架起了议事协商的‘连心桥’。”瞿巷村党委书记毛宇告诉记者,老桥由原来的1.6米宽木质桥,改造为2.2米宽的水泥桥,今年底即将完工,通行后将大大方便几个村小组的村民出行。如今,村里大情小事,都要召开议事会,垃圾分类怎么搞、村级老年保养金怎么发、适老化改造项目怎么推……村民自己的事,自己商量着办。2022年起,村老年保养金提高至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村民医保208520元,村级发放股金743820元。

  通过搭建村级多元议事平台,很多村级组织的议事主体有了很大拓展,参与群众变多了,年轻人也来了,更多的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有效提升了村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民事自己议,事务大家管

  三友湖村位于南京市六合区东部,是典型的农村社区,地处丘陵地带,地域面积广,距离集镇远,村庄分散,村里高龄留守老人多。

  村党委书记李国庆说,这两年,三友湖村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按照“就近、就亲、就熟”的原则,在村民家门口打造“百姓议事小院”,一月一事,有事随时议。

  村里有726名老人,老人们都说,家门口没有理发店,出村理发很难。在一次专题议事协商会上,大家共同商议,每月固定“逢6”为“党群志愿服务日”,每月6日、16日、26日分别在三个“网格党群之家”开展公益理发。志愿者上门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目前每月理发达200多人次,真正实现了让群众议事有地方、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

  尝到议事甜头,如今村里每月召开“便民微服务”恳谈会,再次推出每月“逢9”健康义诊、为当月过生日老人集体祝寿、适时为村里失能半失能群体代洗厚重衣物等系列便民服务,深受村民欢迎。通过基层议事,村里的鸡鸭散养扰乱环境、建房纠纷等难点、堵点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如今,省内很多村居都在优化议事新模式,结合村民反映的焦点问题,定期召开村民听证、恳谈会,拓宽村民参与决策的路径,让村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局外人”到“主人翁”,不断提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创新“板凳会”,融汇“大民心”

  在泗阳县穿城镇颜圩村,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拉几条板凳,村民、村“两委”干部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从家长里短聊到乡村振兴……氛围温馨而热烈。

  给钱给物,不如建一个好支部。几年前,镇党委选优配强该村党支部。新班子上任后,把村民议事的“板凳会”开到家家户户。村里的事情,大家办;村里的难题,大家议。村民有了知情权和参与权,很多历史遗留的大难题、堵心事得到一一化解。民风向好,村情日新。

  颜倪河岸属于公共空间,前些年被邻近的农户私自占用,东家种花生,西家种高粱,硬是把原先还能勉强行车的河坝,变成晴天里的扬尘道,阴天的烂水溏。

  开展协商议事创新试点后,村委巧借“板凳会”,带着问题把大家召集在议事长廊、庭院广场,共议村里的“硬骨头”。占了小便宜的人,脸发红心发慌,得了理的人敢说话说真话。最终在一次次辩论中,占地农户主动让步,河坝治理的决定权回归村集体。土地实现流转,药食两用的菊花种植基地开始让这里大变样。村民在享受美景的同时,还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净增收1万元。

  宽阔的河道内,碧水常流,鱼虾成群。道路两侧,土地平整,春来青翠欲滴,秋来菊香四溢。河坝正中,笔直平坦的彩虹路纵向延伸,这次探索从根本上改善了群众的出行,也让这里成为周边十里八乡的网红打卡点。

  一事变,万心同。颜圩村党委书记颜晓舟说,几年来,“板凳会”共收集建议60余条,办理民生实事40余件,解决矛盾纠纷4起。村党委也顺势制定《颜圩村议事协商方案》,创新实施“小村说事日”工作法,不断放大“叠加效应”,推动乡村治理常态化长效化。

  19个试点村,为全省村级议事协商“打了个样儿”。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处长孙斌表示,今后,江苏将充分运用创新议事协商成果,指导各地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让全省村级议事协商“有章法”“见成效”,助力农村社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记者 唐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49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