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贾汪区委紧盯改革目标任务,用好用活党建带团建机制,配强队伍,夯实基础,提升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聚焦“三大领域”筑牢改革“主阵地”,跑出县域共青团改革“加速度”。
创新赋能 配齐用好青年骨干队伍
实施干部赋能工程,壮大青年干部队伍。
强化区级骨干队伍建设。机关团干部由原行政编3名,现增设事业编2名,按编制数配齐,选派2名行政编挂职副书记参与班子分工,从教育系统选聘2名兼职副书记,从新媒体行业、企业等多个领域选聘6名青年人才兼职团干部,形成一支充满活动、业务过硬的“5+2+8”团干部队伍。区级团干部考核结果作为团干部推荐使用的重要依据,连续两年考核等次为“优秀”的,优先推荐为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增强镇级团组织工作力量。选派40名金融系统年轻干部赴镇级团组织挂职,协助基层处理乡村振兴、普惠金融、就业创业及共青团其他工作。采取“平时考核+年终评价”的方式确定综合考核等次,对于连续两年考核等次为“优秀”的,优先推荐作为共青团贾汪区兼职副书记建议人选。
加强村级团组织工作力量。“两委”班子成员兼职村(社区)团组织书记,夯实村(社区)团组织工作基础。联合区委组织部印发《在校大学生充实基层团组织工作力量实施办法》,通过“线上招募+线下推荐”的形式,面向贾汪籍以及驻徐高校全日制在读大学生选聘264名优秀学子兼任基层团组织副书记。要求在校期间对接完成所任职村(社区)和上级团委交办的各项工作,寒、暑假期间,到所任职的村(社区)坐班,全职协助开展共青团工作及基层党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一方面,大学生结合地方实际,发挥专业所长,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贾汪真旺”自卖头宣传推广、“三下乡”等实践活动等,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另外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助力乡村振兴,青春建功的实践平台,让大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助力大学生成长,同时对于连续两年考核等次为“优秀”的大学生,团区委推荐参加优秀团干部培养轮训班,向区委推荐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
全域建强 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大力巩固团的基层组织基本盘,持续扩大“两新”组织覆盖面。
传统领域组织阵地全覆盖。学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属地、村(社区)等传统领域做到团组织应建尽建,团属阵地青年之家建设镇(街道)全覆盖。全区30家青年之家均按照“平台+队伍+组织+项目”模式,由党政领导、社会组织、非公企业等入驻运营,有效提升社会化、共享性运营管理水平,全年发布集中学习、理论宣讲、青年议事等活动700余场,累计服务6万余人。
加强“两新”组织联系服务力。共青团贾汪区持续扩大“两新”组织团建覆盖面,今年以来,新建“两新”团组织100家。探索货运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联合区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加强全区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筑梦计划、夏日送清凉等特色活动30余场,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青年“加油角”“补给站”,提供饮水续水、充电等基础服务。
结对共建激发基层新活动。探索“5453”青春行动新模式,联合区委组织部印发《贾汪区“党建带团建 加强校地共青团共建”实施方案》,以“社区有我 青春报到”项目为引领,通过暖冬行动、“点亮微心愿”、爱心暑托班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区内132个村(社区)与在贾高校200个团支部进行深入结对,注重发挥校地双方学科专业特长和人才资源优势,围绕地方、基层重点工作领域和高校实践育人的需求,重点实施基础民生、专业特色、大学生实习实践、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文旅融合发展、共青团工作、挂(兼)职干部等七大“党建带团建”工作项目,切实发挥服务实效和育人实效,开展“看!美丽乡村”“我为村里办件实事”等系列活动10余场,不断打造“校地引领、青年参与、共享共治、充满活力”的基层共同体。
聚集合力 着力扩大团的有效覆盖面
深化关爱服务项目,为困境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开展“梦想小屋”改造计划。精准选取改造对象,严格执行改造标准,积极构建“1+3+6+N”公益关爱框架,精准确定区内1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改造“梦想小屋”17间。同时,构建区、镇、村、企“4+3”帮扶困境青少年体系,将“小屋焕新”与“精神焕新”互促并进,围绕儿童需求,菜单式提供精准关爱服务,扎实做好推进精准常态服务,扎实做好“后半篇文章”,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今年以来,共开展结对关爱活动20余场,点亮“微心愿”203个。
构建“5+1”帮扶体系。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行动”,针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由属地团干部、妇女主任、青年民警、青年志愿者、大学生与124名部分重点青少年群体结对,定期走访了解其生活、学习、工作情况,同时对62名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实行星级管理,切实做到精准预防达实效。三是深化共青团“青心青事”项目。制定下发《关于印发<贾汪共青团“青心青事”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密切联系村(社区)、走进企业、深入家庭,结合重点做好“三个着力解决”和“一个征求意见”。今年以来,已召开“青心青事”项目研讨会8次,联系服务青年2600余人次,解决问题184条。(王梦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