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风景“柘”边独好

图片

“百川归巢 大湖交响”之柘皋河篇

一场三千年的美丽误会 

河流小档案

柘皋河,发源于浮槎山东麓的清水涧,由北向南,穿过柘皋镇区,经青苔山西侧穿合裕公路武都大桥、淮南铁路中垾桥,于龟山西北的河口村注入巢湖。

河以镇名,镇以河传——柘皋河,缘于一场3000年美丽误会。

3000多年前的柘皋,古称“橐(tuó )皋”,唐朝时还叫橐皋镇,江淮名邑。

南宋时,柘皋之地发生一场大战,史称“柘皋大捷”,这场大战成为南宋国运的转折点,此后,柘皋镇名开始由“橐皋”演变为“拓皋”,以讹传讹变成了“柘皋”。或许是当地人喜欢简约,渐渐默认了这种“误会”。

柘皋,自古以来皆为皖中财物聚散商埠、南北交通商旅的枢纽和江淮军事战略的要地。穿镇而过的母亲河——柘皋河是巢湖主要支流之一,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518平方公里。

图片

柘皋河入巢湖口

早茶 吃货的文化

起个大早,去柘皋“吃早茶”,如今已成为不少合肥人过周末的新选择。相比“柘皋古镇”的名头,“柘皋早茶”在老饕们眼中,知名度反而更高一些。

“柘皋镇由柘皋河连接巢湖,以前,来来往往的客商、船夫将吃早茶这种文化传承开来,由此形成了柘皋独特的地域早茶文化。”巢湖市柘皋镇政府工作人员柳迎春介绍。

2016年初,柘皋老街修复工程全面启动,柘皋镇旅游开发进程不断加快,到古镇柘皋看老街、品早茶的外地客人逐年增多,柘皋镇就势在北闸街周边打造“柘皋早茶一条街”。继老字号“迎湖轩”早茶店后,有12家老字号早茶店相继入驻“柘皋早茶一条街”规划区。

图片

流经柘皋老街的柘皋河

为打响千年古镇的早茶文化品牌,柘皋镇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夏至民俗文化节活动,大力推介柘皋早茶餐饮文化。自2023年2月25日起,合肥公交集团开通了“柘皋早茶专线”。“2023年柘皋夏至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期间,早茶、餐饮及特色商品实现线下收入300.56万元,12家柘皋早茶‘老字号’座无虚席,日供应达600桌,日接待万人次,客流量创下新高。”柘皋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斌表示。

老街 闸口的记忆

因水而兴,因水而名——柘皋镇现存三条老街,其中北闸老街长230米,街道宽4-4.5米,古建筑民宅145户约600余间。北闸老街南北走向,北端连通镇北城门,古时此处建有两层的城门楼,设有闸门。古街建于明末清初,建筑以江淮徽派见长,被誉为皖中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建筑。

在柘皋镇北闸老街一家粉蒸肉米粉店,老板俞三伙正在卖力地磨着渣肉粉。看到有游客进来,他停下手中的活计,招呼大家进门。“可以来试一试(推磨),不买不要紧。”几十年的老磨,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个稀罕物。看着推起来很简单,却因为不得要领,石磨纹丝不动,惹得现场一阵大笑。

图片

游客体验传统民俗磨渣肉粉

自古商贸繁华的柘皋,造就了柘皋人善于经商的本领,柘皋镇也因水运兴盛,成为江淮之间南北交通要道与物资集散的枢纽,李鸿章当铺便应运而生。

图片

柘皋老街

当天,王斌带着记者来到位于柘皋老街中段的李鸿章当铺,他介绍,这间晚清重臣李鸿章家族所开设的当铺,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距今约有150年历史,“当铺原来有5000多平方米,为当年安徽最大的‘金融机构’,享有‘江淮第一铺’美誉。”如今,这里不仅是供游客参观的景点,同时也成为展陈柘皋历史文化明贤的乡贤馆。

近年来,柘皋镇围绕“一街一河”做文章,投入近亿元,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如今,这里的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游客越来越多了,古镇旅游业态雏形初现。

汪桥 乡愁的振兴

“驻村三年,向阳花开。我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也在大地上写出了毕业论文。”虽然驻村挂职结束两个多月了,但对于柳书节来说,柘皋镇汪桥村的“一举一动”还在时刻牵动着他的心。

汪桥村位于柘皋镇东部,是东黄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山清水秀,乡风文明。抗战期间,这里曾是巢县黄山抗日游击大队的主要活动地。为配合游击大队在山区的抗日斗争,巢县抗日临时县政府也在汪桥集成立。1939年3月 ,皖东敌后第一张地方报《巢县动员》报在汪桥山区的古人庵诞生。

图片

柘皋镇汪桥村鸟瞰

“几年前,山区村民居住分散,入户道路尚未硬化,大家出行很不方便。我们还面临着产业发展不足,集体经济不强的问题,农民腰包始终鼓不起来。”汪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国生回忆道。2021年,驻村工作队队长(第八批)柳书节和其他两位驻村干部来了后,与村“两委”深度融合,历时3年,合肥兴泰集团捐资100万元支持汪桥村11个村民组、283户农户入户道路硬化工程建设,硬化入户路总长5569米,实现了全村“户户通”。

图片

柘皋镇汪桥村

有了路,好致富。汪桥村从零起步,开展招商引资,引入农业企业投资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菌粮轮作循环农业创新试点园,迈出产业振兴第一步。2023争取产业发展资金80万元扩大试点范围,2024年争取资金250万元延伸产业链。

2020年集体收入86.39万元、2021年108.27万元、2022年175.65万元、2023年309.62万元……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汪桥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攀升,三年翻了四倍,从巢湖市中等水平跃居前列。

院有花香,室有书香,人有酿香,户有溢香。如今,在汪桥村,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依托山水田园绿色资源,他们在发展乡村游上,迈出了第一步。依托汪桥集巢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这里建成了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展馆,探索发展红色文旅,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图片

汪桥村史馆

一条河,一座古镇,一段读不完的历史。3000年的岁月沉淀,柘皋的故事像她的母亲河一样,继续流淌着时序的辉光,一头拥抱着巢湖的水下故城,一头凝望着脚下的千年古镇。

记者手记

“3年08天。”这是柳书节6月26日在朋友圈的一条状态分享,地点是巢湖市柘皋镇汪桥村民委员会,这位曾经的驻村工作队队长用简短的几个字向多年挥洒汗水的地方作了道别。

说起来,这位村民口中的“小柳书记”跟记者算是老相识了,虽然平时互动不多,但过去这几年,时常能从他的朋友圈分享中发现汪桥村的点滴变化。如今,他的同事孙文接过了驻村的“接力棒”,干劲十足。

乡村振兴,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更多像他们这样扎根土地,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

正如,村外不远处那上千亩荒山上的光伏电站,正吸取光和热持续为产业发展提供着不竭的新动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8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