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新闻>时政新闻

“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几年,在不少地方的行政服务大厅,群众发现,部门之间打通联网、共享信息的越来越多了;街面上执法的民警身上佩戴了执法记录仪,“教科书式”的执法频频得到群众点赞;大量的政务服务搬上了网络,“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成了许多地方的常态,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要率先突破,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呈现出全面提升、重点突破、改革创新、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

  提高政府立法质量,实现良法善治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法治政府,必须加强政府立法工作。“十三五”时期,行政立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政府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在福建厦门市,政府立法前,注重课题调研成果运用,坚持“缺什么立什么”,实现精准立项;立法中,引入第三方评估工作机制,科学地进行制度设计;立法后,发挥立法后评估的“后视镜”作用,对规章实施情况进行回头看。

  2020年深圳市人大立法计划和市政府立法计划首次实现“三同步”,即同步草拟、同步审议、同步发布,确保高质高效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进一步发挥立法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

  滥发“红头文件”一直是备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北京西城区自2011年起,每隔两年对规范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并将清理结果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开。2017年,西城区又出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明确对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未经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的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无效,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十三五”时期,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力度不断加强,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的指导意见》,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监督管理得到规范,合法性审核机制普遍建立,从源头上有效减少了越权文件、违法文件的出台。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现在动动手指就能办理营业执照,真是太方便了!”在广东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商事主体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拿到营业执照后,当地一家公司的负责人林定逢兴奋地说。

  “十三五”时期,作为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方面,“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大为优化。“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的全面实施,有效降低了企业开办的制度性交易成本。随着“证照分离”改革的全面推开,“准入不准营”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等事项办理时间压缩50%以上。如今,我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已从2018年的第七十八位提升至2020年的第三十一位。

  “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也给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不久前,浙江金华市的倪先生来到行政服务中心,补办遗失的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以前办理这项业务,需要提供无交通肇事犯罪、无酒后驾驶等证明,而现在,窗口接到申请后,通过在线点对点数据交换核验方式,10分钟内公安部门就完成核验,窗口人员确认有效后当即就能补办证件。金华市正积极探索到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单位、服务机构办事,无需再由申请人到相关单位开具证明,而是通过直接取消、告知承诺、数据查验、部门核验等途径,尽可能方便群众。

  “十三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纷纷开展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减证便民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各地区、各部门共取消证明事项1.3万多项。天津等13个省份和公安部等5个部门,完成了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累计试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约2500项。

  “十三五”时期,各地纷纷通过优化政务服务,便利企业和群众创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怎么办好群众最需要的民生实事?2020年年初,北京海淀区政府通过征求民意,优先确定了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升生活便利性、方便群众出行等7个方面的32件实事,并通过区政府门户网站“海淀区为民办实事互动平台”进行公示。

  在这个网络平台上,设置有区和街镇两级的实事栏目,实时公布每一件实事的落实进展情况,居民可在下面跟帖评论。如今,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提升行政决策的公众参与度,已成为海淀区常规动作。

  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力运行的起点,也是“十三五”时期规范行政权力的重点。2019年4月,国务院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当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条例》出台后,各地严格执行《条例》规定的程序制度,并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出台相应配套制度措施,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在《条例》的落地落实中不断提高。

  在江苏苏州市,当地除了探索决策目录化管理和网上运行,依托门户网站探索决策预公开和动态管理,还持续开展决策标准化体系化试点,在省内率先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和决策程序规定实施细则,出台决策档案管理制度,通过汇编典型案例发挥示范引领效果。

  “十三五”时期,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更趋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扩大主动公开范围,人民群众获取政府信息更加方便,也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更好监督;政府督查实现常态化,国务院连续开展大督查,强化督查问责、推动问题整改,对庸政懒政怠政“零容忍”,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政府诚信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地纷纷开展政府诚信专项督导检查等,推动政府依法兑现承诺……

  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主要方式。“十三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扎实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在上海闵行区,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建设了“智慧监管·云中心”。在监管案例处理流程上,云中心系统从案件线索开始,会生成涉案主体独一无二的二维码,帮助各环节承办人员知晓目前案卷的流转情况,审批、案卷定位、案件办理过程一览无遗,责任清晰可见;稽查办案系统借助二维码技术实现对案件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制度和技术保障规范执法流程,最大程度减少执法弹性,将执法权力关进“数据铁笼”。

  在试点基础上,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全国全面推广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从源头上防止和纠正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不久前,司法部“行政执法监督批评建议”平台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线运行。该平台不同于投诉举报和案件办理平台,而是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新渠道。

  “十三五”时期,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目前,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初步完成,各地普遍推动行政执法力量重心下移,整合基层行政执法力量,行政执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26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