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合肥,蓝天如洗、满目葱茏、绿意盎然,处处涌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澎湃力量,迸发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生机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新一轮改革中,合肥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开展制度创新、模式探索,持续优化绿色发展空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稳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
划定环保“绿色标尺”
全会《决定》提出,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
日前,在全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谋划重点改革任务工作推进会上,市生态环境局梳理出多项涉重点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全面落实合肥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市已完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编制,划定优先保护单元43个,重点管控单元21个,一般管控单元9个,根据合肥实际,按照“一单元一策略”制定差异化、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像是一把‘绿色标尺’,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在助推高质量发展、支撑综合决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和排放管理处负责人蔡玲表示,市生态环境局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作为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要依据,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助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基础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合肥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构建覆盖全域、科学精准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守“三线一单”,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同时,坚持生态红线制度,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强化监督、水源地环境治理专项行动。
擦亮巢湖“生态名片”
蓝天白云下,荷花盛开、水草丰茂、鸥鹭齐飞……十八联圩湿地内,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今年4月,“安徽省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十八联圩湿地修复三期工程”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优秀案例。
“2017年起,合肥市整体规划、分期实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政介绍,位于湿地核心区域的修复三期工程,主要采取生态重建措施恢复近自然湿地,项目已于2022年7月底完工。
李家政说,三期工程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总体定位,通过“内源污染分级处理技术”“生态渗滤岛技术”“栖息地与食物网构建技术”等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将项目区养殖塘等人工湿地打造为集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蓄滞、绿色生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近自然湖泊、沼泽复合湿地。
如今,30多座“生态渗滤岛”错落分布在十八联圩,彼此相互串联,宛如为湿地戴上一条“翡翠项链”。十八联圩湿地一、二、三期工程平均每天可以净化大约40万立方米的南淝河水,成为南淝河水流入巢湖前的一道生态屏障。
与此同时,十八联圩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显著提高,鸟类增加至190种,黄胸鹀、卷羽鹈鹕、东方白鹳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多次现身,成为巢湖北岸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8月13日,巢湖生物鸟类调查组首次于夏季在此记录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鸢。
十八联圩湿地建设修复的成效显著,是整个巢湖流域生态不断向好的缩影。近年来,合肥市系统实施巢湖综合治理碧水、安澜、富民“三大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今年以来,全湖平均水质稳定在IV类,去年上半年平均达到Ⅲ类,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深入推进巢湖治理机制改革。坚持区域服从流域的原则,统筹开展退耕退塘还湖、河口底泥清淤疏浚等工程,科学确定工程布局、规模和建设时序等,取得协同成效。构建巢湖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跨区域联合环境执法和监测信息披露制度,统一流域水环境管控的标准和尺度。
此外,我市还将探索建立巢湖流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算清楚巢湖流域生态产品种类、数量、价值,探索成立生态银行、碳汇银行,解决生态产品“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
·本报记者 代敏 通讯员 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