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城东街道着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工作,形成“服务力量多元化、治理工作精细化、日常巡查精准化”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推动基层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共同守护满满的“幸福绿”。
凝聚力量,服务多元化
“以前走在河边要皱眉头,就是夏天待在家里也要关好窗户,看看现在的河,清清爽爽,真的变化很大。”家住银花苑31幢的王老一番话道出了周边许多居民的心声。城东街道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基点,细分并织密河道管护网格,着力构建“街道河长+社区河长+网格员+社区志愿者”四级河道管理体系,将网格志愿服务活动与河长制工作巧妙融合,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发动辖区在职党员、工会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开展志愿巡河护河及水法宣传等活动。南园社区在辖区7个网格内已经成立了包括双护志愿服务队在内的4只环保队伍,使得基层环保组织不断壮大,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党员作为宣讲员、清洁员、监督员的作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对辖区内河道中的水体污染物进行清理,把家园美化从口号转移到行动中来,进一步叫响“河道红管家”服务品牌,助力基层环境保护成果迈上新的台阶。
融合科技,巡查职能化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巩固河道治理成果,新桥北村社区开启“智慧河长”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微网格员作用巡河作用,为每一个巡河人员安装河长制App,由河长带领现场巡河,处理各种河道问题,熟悉软件使用。同时,由于新桥北村社区辖区内有大小4条河道,社区充分整合辖区专属网格单位资源,发挥单位工会、妇联等组织力量开展巡河,利用河道附近单位的监控,实现河道监管全天候、无死角。
“作为河长,每天上班前,我都要到金通河边打开App,开启掌上巡河模式,打开定位,沿河留下足迹,App就会记录下轨迹,发现问题及时拍照上传,现场整改反馈、办结,形成闭环,巡河App的使用极大地提高河道日常管护的效率。”新桥北村社区党委书记张春霞感慨道。
落实小事,治理精细化
“小区改造了,河道整洁了,垃圾也实现分类定点投放,小区变美了,住着也舒心了。”板桥东村的袁阿姨开心地说道。板桥社区借助网格化治理“东风”,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网格工作有机融合,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采取“简单问题即时解决,难点问题分解处理”工作方式,将保护治理工作做细做实。网格员化身宣传员,入户进企开展常态化宣传工作。居民不懂垃圾分类,网格员在小区内面对面指导,企业不了解大气监测装置,网格员走进企业一对一讲解,让生态保护“众人皆知”,让环保理念“常在常新”;居民群众成为监督员,河坡有漂浮,楼道乱堆放,发现问题拍照上传至微信网格群,第一时间的反馈,让环境问题“无处藏匿”,实现了“小问题不出网格”工作高效率。“久久为功紧抓生态环境‘关键小事’,将小事做实,实事做好,让居民群众共享生态福利”板桥社区总网格长郁卫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