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14日,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黄山等8个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和17个欧洲地质公园正式成立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拉开了全球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的序幕。黄山因此再添一顶桂冠,成为当时中国唯一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头衔的景区。
黄山以花岗岩峰林地貌为典型特征,四次岩浆侵入在构造运动和风化、剥蚀、搬运等地质作用下,造就了罕见的地质奇观、丰富珍贵的动植物和文化资源。21年前,联合国专家伊德博士来黄山考察登上莲花峰,深情地赞叹“我登上了莲花峰顶,发现了地球的天堂”,同行的库姆教授更是由衷地感叹“黄山之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保护及合理利用这一珍贵的地球遗产,是黄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二十年来,黄山一直秉承“颂造化之神奇、谋区域之长兴”的发展理念,围绕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地质遗迹、促进科学普及、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大主旨,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保护体系构建更加完备
黄山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通过法律、制度、经济、科研等多种途径,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保护体系。景区完成《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编制工作,组织专家编制《黄山地质公园规划》《黄山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等各类详规,形成了科学的规划体系,实现了地球遗迹的分类、分区和分级保护,出台了旅游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标识标牌管理、“低慢小”航空器飞行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政策等系列文件,黄山保护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设立的世界地质公园资源保护专项基金,为各类保护措施提供了资金保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保护黄山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
在较为完备的保护体系下,黄山地质遗迹、动植物资源、文化景观等得到了充分有效保护。景区建立“全山、全员、全年”防火机制,建设核心区域高山防火水网和林火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加强与周边社区护林联防,实现连续44年无森林火灾,森林和植被覆盖率高达98.29%和98.53%;严格执行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开展黄山松、黄山短尾猴等科学研究,促进生物多样性自我修复和保护。调查发现,黄山分布高等植物180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7种),分布脊椎动物323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8种)。凭借生物多样性特点,黄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成功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同时,景区建立世界遗产监测系统,修缮古建筑,定期题刻出新摩崖石刻,出版文化期刊和专著,让黄山的文化遗产也得到了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2013年,黄山登山古道、古建筑和黄山摩崖石刻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黄山“鸣弦泉”、宋罗汝功罗愿题名等13处摩崖石刻成功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录》。
区域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黄山世界地质公园一直将周边社区视为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公园管理,尊重社区居民权益,致力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注重与社区共享发展成果。
二十年来,公园累计接待游客5160万人次,其中,过去10年,共接待游客2886万人次,实现旅游经营收入263.5亿元,上缴税收约30亿元,为地方财政作出巨大贡献。为直接促进社区发展,景区同周边乡镇建立18项联动保护和协作发展长效机制,研究出台周边社区生态补偿机制,每年补助周边社区200余万元保护经费,援建社区防火带和防火道路。同时,更多社区居民通过开办企业、开设饭馆酒店、从事导游服务等方式,参与旅游交通、餐饮、住宿、游览等各环节,公园社区所在地汤口镇市场主体数量目前已超过2000余家,解决了上万人就业。随着黄山旅游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社区居民因此受惠。
在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上,公园内建筑普遍采用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在装饰上注重使用砖雕、竹雕、木雕等传统材料,使得传统雕刻技艺得以传承;以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在美国文化节、联合国总部特展以及央视纪录片上,向世界宣传社区所在地特色文化。在北京、天津、合肥等地开设徽商故里分店,开展“新徽菜 名徽厨”走进街区活动,促进了徽文化和徽菜的传播和发扬。另外,公园内还销售迎客松雪糕、黄山茶叶、茶油等多种特色商品和地方特产。
科普能力建设成效显著
科普是世界地质公园三大主旨之一,世界地质公园的科普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地球面临的问题。二十多年来,黄山一直将科普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自身优势,充分履行科普职能。景区建成黄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展示黄山地质、生物及文化特色,成立管理机构,安排业务骨干专门从事地质公园科普工作,针对不同年龄、知识层次和游览天数的游客推出了以地质、生物、文化等为主题的多条科普线路;整合全山800余块标识标牌,完善标识系统,设立黄山地质公园主副碑,提高世界地质公园显示度;针对大中小学生编写《黄山花岗岩地貌景观研究》《黄山研学旅行指导书》《黄山乡土教材》等图书,设计编印世界地质公园中英文宣传册和黄山综合价值、地质多样性等主题系列宣传折页。
在科普创新推广方面,景区开展“黄山自然讲堂”系列科普活动,该项目共开展60余期,累计受众20万余人次,主要面向公众传播黄山地质地貌、生物生态、气象气候等科学内容。项目2021年入选全球世界地质公园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十个良好范例,2023年入选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并被写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地质公园走向绿色》一书中。景区还走进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开展“世界地球日”“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形成了以“四进”(黄山地貌进大学教材,黄山发展案例进大学课堂,黄山研究成果进大学图书馆,黄山地质标本进大学博物馆)和“四个一”(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参观一次地质公园博物馆)为主要特点的黄山科普模式。2015年,黄山世界地质公园入选安徽省研学旅行基地,2017年,被国土资源部和科技部联合授予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称号(2021年更名为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
交流合作成果尤其丰硕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非常注重交流合作,也为网络成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二十年来,黄山积极利用这一平台,通过缔结友好公园、参加业内研讨交流、展览、地质公园网站等多种途径,扩大黄山国际影响力;先后与希腊莱斯沃斯岛、非洲肯尼亚山、美国约瑟米蒂、加拿大班芙、新西兰凯库拉和柬埔寨吴哥窟等地缔结为友好公园,在国内与丹霞山、庐山、五大连池、天柱山、阿拉善沙漠、九华山、石林、织金洞、神农架、九华山、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缔结友好协作关系。
景区还与希腊莱斯沃斯岛世界地质公园在北京、雅典、莱斯沃斯三地联合举办摄影展,派技术骨干赴三清山、天柱山等地挂职锻炼学习,举办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章程解读高级研修班,承办四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并发布会议成果《黄山宣言》;参加历届亚太地质公园网络会议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以海报和口头宣讲等方式分享黄山保护管理经验;与意大利奇伦托、葡萄牙亚速尔群岛、韩国济州岛及我国湖北神农架联合发起了UNESCO多重名录遗产论坛,探索多重名录遗产协同管理机制,得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肯定。景区先后有3名技术骨干被遴选为世界地质公园评估专家,参与其他国家世界地质公园评估工作,通过交流合作,不仅增进分享了彼此间成功经验,提升了管理水平,也增进了世界不同地区人民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