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
7月30日,时值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歌曲《小白杨》在小白杨哨所响起!
今年是《小白杨》唱响40周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与他的学生们走进《小白杨》的发源地——小白杨哨所,向边防军人献上诚挚的敬意和深切的祝福。
1984年8月1日,阎维文在“八一”建军节晚会上首次演唱《小白杨》并因此一举成名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小白杨也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
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小白杨》背后的原型之一——孙龙珍是江苏泰州人。今年6月10日,是她牺牲55周年纪念日。
“边疆的妈妈”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
1940年,孙龙珍出生在泰州市海陵区城西街道引东社区一个贫农家庭。1959年,新婚不久的她,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毅然踏上了西去的列车……
那时候的边境不算太平,总会有一些时不时的小摩擦。1969年6月10日傍晚,在对抗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斗争中,身怀六甲的孙龙珍不幸中弹牺牲,子弹打中了她的腹部,也打中她腹中还没来及出生的孩子。孙龙珍英勇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
同年8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授予孙龙珍“革命烈士”称号,在美丽的巴尔鲁克山脚下为她立了纪念碑,“边疆的妈妈”被一茬茬的边防战士铭记。
小白杨哨所成为边关将士的精神家园
1974年,新疆军区在中哈边境线附近设立了塔斯提边防哨所,哨所的位置与孙龙珍烈士墓相距不远。
哨所一名锡伯族战士程富胜回家探亲,与家人提到了孙龙珍的事迹,他的母亲感动落泪。临行时,把自家培育的10株白杨树苗交到儿子手中,再三叮嘱:“你要像孙龙珍和其他先辈一样,在部队好好干。一定要种活这些树苗,让白杨树陪伴你们守卫好祖国的边防……”
边境条件艰苦,唯有离哨所最近的那棵小白杨活了下来,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茁壮成长。
1983年夏天,诗人、词作家梁上泉来新疆边防部队采风,小白杨的故事点燃了他的创作灵感和激情,谱写了歌曲《小白杨》。
塔斯提哨所被称为小白杨哨所,小白杨成为戍边军人的象征,小白杨哨所则成了边关将士的精神家园。
如今,昔日那棵小白杨已高达30多米,孙龙珍烈士出生地——海陵区城西街道引东社区也栽种了几十棵小白杨纪念她,这些小白杨引种自小白杨哨所那棵白杨树是那棵白杨树的一部分……
在《小白杨》诞生40年之际,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选择以一首新创歌曲《永远的小白杨》来致敬《小白杨》。在今年年初举办的全国首档老兵年味节目《2024本色华年》上,阎维文携民族声乐大师班优秀学员共同唱响了《永远的小白杨》。
日前,泰州报业记者连线阎维文,向他提起孙龙珍烈士的故事,他告诉记者:“孙龙珍烈士的故事非常感人。《小白杨》已成了一张军人的文化名片,今年距离我首次演唱这首歌已经过了40年,这次特意推出了《永远的小白杨》,代表着小白杨的戍边文化会一直流传下去,也想让更多人能够将这种文化弘扬出去。希望如今的年轻人,特别是从事民族事业的年轻人也能像小白杨一样,挑起中国民族事业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