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

首页>地方频道>绍兴>要闻

清明寄哀思薪火永相传

509dcbbc-0f2f-45c3-9a6d-62bc96cf8ddc.jpg

4月4日,嵊州市中小学师生在城隍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记者 张亮宗 摄


清明又至,我市各地广泛开展缅怀先烈事迹、传承英烈精神活动,瞻仰英模、寄托哀思、学习精神,于追思和回望中汲取奋进力量。

春山含翠,松柏凝碧。4月2日一早,越城区玉屏山公墓的台阶上,一群身着藏蓝警服的青年民警列队肃立。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烈士杨钢林的墓碑上,警号“040588”熠熠生辉。22年前,这位英雄刑警在追捕凶犯时血染山路,生命定格在38岁。山风掠过,松涛低吟,重温完入警誓词,青年民警依次献上白菊,每一束花都似无声的承诺:“您守护的光明,我们接住了。”

和平年代,警察和消防员是牺牲最多的群体。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市公安队伍有17人因公牺牲。2004年以来,有4名消防员因公殉职。

4月3日上午,位于柯桥区柯岩街道河塔村的南山公墓内,陈永虎烈士墓前摆满素菊,百余名民警辅警脱帽肃立,向英雄致敬。2023年5月,柯桥区交警大队马鞍中队原中队长陈永虎因公牺牲,他以生命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右手高举的敬礼,不仅是缅怀,更是责任的传承。”参与祭扫仪式的民警表示,将以英烈精神为指引,积极践行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为奋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接续奋斗、再立新功。

清明前夕,绍兴市稽山中学的学生代表与越城区消防救援大队迪荡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共同开展缅怀田思嘉烈士活动。2012年,为搜救被困群众,年仅26岁的田思嘉,用短暂的生命走出一道最美丽的人生轨迹,用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新时期消防队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壮丽凯歌。“原来‘逆行者’的勇气,来自这样的信仰。”有学生感佩不已。

清明祭扫,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课。在上虞区虞北烈士陵园,一场特殊的“红色课堂”悄然展开。当地组织基层干部、学生和志愿者开展清明英烈纪念活动,邀请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专家讲述烈士事迹,让更多人了解并传承红色历史。

在俞秀松烈士陵园,诸暨市次坞镇秀松初级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列队于纪念碑前,重温他在建党、建团,培养我党高级干部,推进中国革命中所作出的贡献,缅怀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坚持原则的高尚品质,以及为捍卫真理而奋斗的牺牲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俞秀松的事迹深深烙进学生们心中,“英雄不是遥不可及的传说,而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有学生代表说。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自3月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广运用网上祭扫平台,发布云祭扫倡议,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深切缅怀英烈,珍惜幸福生活。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上百家单位和社会各界30余万人次来到烈士陵园、烈士墓等烈士纪念设施缅怀先烈,超10万人次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

青山不语,丰碑永驻。“最好的纪念是薪火相传,最高的敬意是砥砺前行。”正如一位老民警所言,英烈们化作了春泥,滋养着新时代的忠诚与担当。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60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