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

首页>地方频道>嘉兴>要闻

两天一夜,最是风雨共担时

昨天19时,嘉兴结束防台风应急响应。

从9月15日9时升为Ⅱ级、16时升为Ⅰ级到昨天结束防台风应急响应,这两天一夜正值中秋假期,是许多人经历了一个超长酷暑后期待休假与家人团圆的两天一夜。

——台风“贝碧嘉”的不循常规,又恰逢中秋假期、天文大潮,打乱了大家的计划。“子弹型”台风范围较小、移动速度较快,10级强风集中在100公里范围内,风雨影响范围随路径调整变化较大,一会儿北移,一会儿南落……最终于昨天7时30分前后在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沿海登陆。

——全市各级防汛责任人暂停休假,全部到岗到位;避灾场所全部启用,转移责任人全部到岗;在建工地全部停工,公交全部停运,渔船全部回港避风,一线海塘全部落实加固,城市防洪工程随时开启排涝,农村圩区全部做好准备,公共地面停车场、道路公共停车位免费开放……“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准备、向最好处努力”的战鼓全面擂响。

生活在沿海城市,每年遭遇台风习以为常,嘉兴人甚至还会调侃一下:不怕,我们有“结界”。2018年的“山竹”、2019年的“米娜”、2020年的“黑格比”及2021年的超强台风“烟花”……哪一次不是惊心动魄,又化险为夷?

事实上,在自然界的狂怒面前,城市没有驱散风雨的“法术”。多年来,不管台风如何走位、威力如何,嘉兴该做的事情一件不少。从防汛指挥部到乡村一线,从党员干部到广大群众;从人员转移到应急救险,从物资储备到疏通加固……久经台风考验的嘉禾大地,用全力以赴和团结一心来应对作答。

人定胜天不现实,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好。

最充分的准备是最坚固的防线

“请重点部门重点关注,各级各地反复排查……”

台风情况不断变化的背后,一双双来自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的眼睛24小时紧盯不放。与信息传递更新同步的是密集召开的全市防御台风调度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最新精神、调整防御策略。

与风“竞速”,不打无准备之仗。

围绕“贝碧嘉”风情雨情的变化,一整个扁平高效、步骤清晰、协调有力的指挥体系迅速运转:

——市防指每两小时不断滚动会商、分析、研判台风的路径、强度、影响范围等变化,启动相应防台风、防暴雨应急响应。

——各部门负责同志奔赴防台一线,部署调度防台风、防暴雨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各县(市、区)按照预案,保障信息畅通,做好防台风、防暴雨抢险救灾准备与保障工作。

……

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措施制定得更周全些、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些……面对严峻复杂的防台形势,嘉兴要求牢牢守住不出现大江大河水库决堤、不出现城市大面积长时间积水、不出现群死群伤的“三条底线”,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松懈心态,推动防御工作各项举措落实落细。

“六个方面风险”“八张风险清单”……一个个细节、点位被精准地提出来,充分讨论、周密部署。

9月15日起,嘉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督战,党员干部全员下沉一线,网格员、志愿者等纷纷加入。其实在9月14日,嘉兴已统筹好消防救援、专业救援和社会救援等力量,协调对接驻嘉部队、武警、民兵,确保第一时间能够投入抢险救援。

公众号、视频号、客户端、广播、电视、报纸、短信等各渠道媒介火力全开,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向市民普及防台风防汛措施以及应急避险知识,提醒大家“非必要,不出行”。

最危险的地方有最可靠的守护

无论黑夜还是白昼,嘉兴一以贯之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党员干部群众主动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始终站在防汛防台的最前沿。

嘉兴港区的山湾渔村依山傍海、地势低。那一夜的避灾安置点里,村民们已安心进入梦乡,而位于山湾渔村的海洋灾害应急办公点里灯火通明,制定预案、转移人员、巡逻值守……山湾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勤燕和同事们上紧了“发条”,不敢有丝毫懈怠。“村民们把家交给了我们,我们就要负责把他们的家园照看好。”张勤燕说,他们还要在重点低洼区巡逻,以防海水倒灌造成村民家中财产损失。

“台风天尽量不要外出啊!”风雨里,嘉善县大云镇缪家村党委书记陆荣杰偶遇全身淋湿、缓慢前行的村民王长根夫妇,得知当天是老阿婆做血透的日子,原本由孙女接送,但孙女正参与抗台防汛工作,故两人只能自行前往。陆荣杰当即安排村工作人员专程开车将老人送往医院并确保他们顺利就医。到医院后,村工作人员帮助老人就诊,并联系家属告知情况,在得知家属将及时赶往医院后才放心离开。

独居的耄耋老人早早打包好行李,等着村干部来接去安置点;听障人士接听不到电话,社区干部用手语现场教学应急知识;西瓜地、葡萄棚、翠冠梨园里,到处可见村干部、志愿者帮着农户采摘、修剪、分拣、装箱的忙碌身影……

群众也在自发守卫家园。70岁的山湾渔村村民洪寿良一直关注着水位情况,随时准备启用水泵抽水。“我们熟悉潮汐、风向,有经验,就想帮忙出个力。”洪寿良和5位老渔民组建了老渔民突击队,主动要求加入社区防风防汛队伍。

“我来!这个机埠的情况我了解。”秀洲区新塍镇西吴村,63岁的微网格长许火金与村里的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一个水利设施的机埠关不上,导致无法与外河封闭,大暴雨一来,机埠后方的600亩良田恐怕会受淹。焦急之际,许火金二话不说,脱下衣服就顺着河岸下到水里,徒手更换机埠拍门(排水管逆止阀)上老化了的螺丝,顺利解决了问题。

最难忘的节日有最温馨的牵挂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象征着团圆与和谐,今年的中秋假期却与往年有所不同,突如其来的“贝碧嘉”,为这个假期添了几分不同寻常的色彩。

嘉兴市三水湾中学安置点,彝族姑娘杨帆、杨金丹趁着休息时间绣起了衣服。中秋临近,杨金丹还和在老家的弟弟打了视频电话。她笑着报平安:“我在嘉兴很好!”

“这边设施很不错,有空调,还管饭,能看电影、打乒乓、看书,真的挺好。”南湖新区(东栅街道)南溪中学安置点,刘涛等96人刚入住,彼此就闲聊起来,大家对安置点表示满意。

新丰镇丰南社区,南湖区文化特派员朱叶邀请了社区的礼堂合伙人沈文光和他的“丰之南”葫芦丝队,为避灾安置人员表演葫芦丝,缓解新居民群众的焦虑情绪,让他们在中秋假期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

“中秋快乐!”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嘉兴经开实验小学,临时安置在这里的建筑工人们不仅吃上了热乎的盒饭,还有“加餐”的螃蟹。

在海盐县望海街道文体中心,公益电影的放映让搬进这个避灾安置点的人们暂时忘却了台风来临的烦恼。“这里环境很好,我们有吃有喝,工作人员送来各种物资,还特意安排了电影放映,很贴心。”前来避灾的张大伯说,“还有健身房、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丰富转移安置期间的生活。”

来自河南的陶文龙刚到平湖两个多月,正在参与当地科创青年城的建设。“我们保障着青年城的建设,这座城也保障着我们的安全!”这是陶文龙第一次经历台风,在当湖街道东湖社区安置点里吃着肉月饼也是难忘的体验。“肉很香甜,外皮很酥,很好吃!”他回味无穷。

当“贝碧嘉”遇上中秋假期,许多家庭选择留在家中,共同抵御风雨。在这个时刻,家的意义变得更加深刻。

当“贝碧嘉”遇上中秋假期,许多人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在岗位上,一句句“注意安全”的嘱托成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当“贝碧嘉”遇上中秋假期,许多人相识在战斗一线,相互提醒、相互鼓励,让彼此更加珍惜陪伴和守望。

昨天17时,记者获悉,最近24小时,嘉兴市面雨量62.2毫米,其中平湖市92.5毫米,嘉善县84.5毫米,单站雨量最大为嘉兴市Q平湖站127.3毫米;嘉兴局部地区风力达到11~13级,下午起逐渐减弱到7~9级、局部10~11级。

嘉兴全市各地根据自身实际,不到最后一刻防台工作绝不松懈,全力确保万无一失。

台风过境之后,生活终将回归正轨。最是风雨共担时,那正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6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