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河道建设与管护工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夯实美丽盐城“生态基底”。
制定目标任务。紧扣“全年任务半年完成”的要求,6月底前完成1080公里的市为民办实事任务,高标准完成170公里省政府民生实事生态河道建设任务。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参照《盐城市农村生态河道治理技术指南(试行)》,细化落实每条河建设内容,科学编制方案,严格标准要求,精准设计,精准投入,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创新治理模式。按照“集中连片、生态优先、要素聚集、管护提升”的目标,强化“区域”观念、“水网”理念,坚持县乡村三级河道“同步治理”,以小流域为单元集中连片打造农村生态河道示范片区,加强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及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有机结合,按照“一县两流域”的要求,准确掌握各镇、小流域农村生态河道覆盖情况,建设农村河道生态治理示范小流域18个,推动资源要素集聚,集中连片治理,加快形成示范效应。
推进长效管护。进一步完善农村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压紧压实河长责任,足额落实管护经费,全面推行“多位一体”综合管护模式,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管养分离等方式,落实运行维护主体,全面提升管护水平。建立典型示范互鉴机制,每县选取1个乡镇作为管护试点乡镇,创新管护模式,加大管护投入,鼓励群众、志愿者、专业市场化队伍参与农村河道管护,打造管护典型。
强化监督考核。按照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有关部署要求,有序开展农村生态河道建设考核评估工作。及时开展县级自评,每月20日前上报自评结果,市级每月开展现场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印发通报;对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长效管护情况进行抽查,加强已建农村生态河道管护工作。进一步复核县乡河道名录,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向社会公布,加快推进县乡级河道管理范围划定,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