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谯区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工作,通过实施“高标准归档+全过程扫描+精细化入库+高效率查询”,全力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新模式,确保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
摸清底数,在“全”字上施实策。该区在健全完善项目档案管理办法、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等档案管理长效机制的同时,区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对全区2011至2024年以来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面摸排、梳理和汇总,确保所有项目卷宗材料完整归档。2011年至今,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37个,累计建设面积21.049万亩。2022年3月,南谯区入选全省整县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
加强保障,在“整”字上出实招。强化经费保障,按照“整理有序,编目清楚,分级分类”原则,将项目前期立项到竣工验收、移交等各个环节产生的图表、文字、音频、影像等全过程资料进行收集,逐卷逐件翻阅查看、核对登记,确保高标准归档,实现档案管理可溯源,已完成归档相关档案资料2320卷。
双“线”结合,在“管”字上出实绩。建成智慧档案管理平台,对纸质档案进行高质量数字化扫描,确保电子档案最大程度接近档案实体,通过线下“纸质档案”移交区级档案馆和线上“电子档案”上传智慧档案管理平台双向备份的形式,让档案存储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由“独一份”向“双保险”转变,实现项目档案检索、查询、打印等功能一键完成。对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25万余页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健全卷内目录9674条,累计为相关单位提供档案查询调阅服务80余次,全面实现项目档案数字化、高效化、标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