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

首页>地方频道>丽水>要闻

聚力交通强市 勇当“开路先锋”——丽水奋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2024年,是丽水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浓墨重彩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坚强领导下,丽水交通系统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有为有位、变革创新”工作理念,深化运用“学字为先、干字当头、快字为要、争字提效”四字诀,交出了一份“发展提速、民生提质、改革提效”的亮眼答卷。

从投资增速领跑全省到重大项目攻坚突破,从服务民生提质增效到山区交通改革创新,丽水交通人以“开路先锋”的姿态,为奋力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铺就了一条条“畅达路”“共富路”“创新路”。


争先进位 交通效能提升强劲有力

2024年,丽水交通人以“跳起来摘桃子”的拼搏精神,紧盯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破难攻坚,在核心指标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多项数据领跑全省,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综合投资创历史新高。去年,全市全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190.06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这一数据背后,是丽水交通以“项目攻坚年”为抓手,推动衢丽铁路、义龙庆高速丽水段、丽水机场等“百亿级”项目全速推进的生动实践。其中,华东地区最长在建山岭铁路隧道——衢丽铁路枫树岭隧道顺利贯通,全线建设按下“快进键”;丽水机场已开展校飞作业,丽水人民热切期盼的“航空梦”即将照进现实。

运输效能跨越式提升。去年,全市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15%,排名全省第二;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7%,排名全省第一。值得一提的是,瓯江航道首条集装箱海河联运航线于去年年底正式开通,彻底改变丽水内外贸集装箱只能靠陆路运输、海河联运不畅的局面,搭建起一个运量更大、成本更低的水运平台,为浙西南山区开辟了一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平安交通“防护网”织密筑牢。去年,全市交通系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行业安全生产事故总数、死亡人数均达到历史低位;围绕5方面举措及20项重点任务,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排查整改问题隐患7694个,整改率100%;“两客一危”智控指数综合得分始终保持全省前列,75吨以上超限车辆同比下降60%以上。

各项核心指标的亮眼表现,不仅彰显了丽水交通的硬核实力,也为交通强市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项目攻坚 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从高山绿谷到瓯江两岸,从繁华城区到偏远乡村,一大批交通项目大干快上,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构建,处州大地处处涌动着交通建设的澎湃热潮。

重大项目“多点开花”。去年,丽水港青田港区温溪作业区等6个重大项目开工,330国道丽水市塔下至腊口段等4个重大项目通过交工验收,交通强省重大项目节点完成37个。

其中,作为浙江省加快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的重大项目、省“千项万亿”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的丽水港青田港区温溪作业区项目,将成为青田乃至丽水引导发展海河联运,推进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实现跨山问海、山河协作的关键设施;330国道塔下至腊口段通车后打通了丽水主城区向东的“任督二脉”,从青田县腊口镇到丽水市区驾车只需7分钟……

民生工程“惠民暖心”。去年,作为全市民生实事项目的370公里农村公路新(改)建任务不仅提前完成,而且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达418.65公里,完成率113.15%,极大地改善了沿线62个乡镇近10万名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更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不仅要有路,更要建好路、惠好民。在高质高效推进“四好农村路”2.0版建设中,龙泉市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西独线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不仅方便了周边沿线群众出行,更为当地文旅发展赋能。为满足山区群众迫切的物流需求,去年全市完成新增10条城乡客货邮融合线路建设任务,高山蔬菜等土特产不断“出山进城”,家具电器等工业品也能便捷“下乡入村”。

交通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构建起通达便利的立体式路网,不仅拉近了城乡距离,更为山区群众铺就了一条条触达幸福生活的“快车道”。


改革赋能 探索创新驱动破局开路

近年来,丽水在交通建设方面迎来大发展,不仅正在加快构建“铁、陆、空、水”四位一体的通达体系,还以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为牵引,通过改革创新破题破局,打造了一批具有山区辨识度的改革成果。

创新模式破题解难。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现有农村公路1.3万公里,里程数位居全省第二。面对山区公路养护难题,丽水创新推出“全寿命周期养护”模式,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山区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养护”增补为交通强国试点。同时,我市探索山区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机制有关做法还入选首部农村公路领域白皮书——《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为全国其他地域贡献丽水交通的智慧经验。

山区交通综合改革闯出新路。作为全省唯一地级市代表,丽水在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现场会上分享经验,推行城乡公交预约响应模式、“市辖区公交2元一票制”等一系列探索创新,持续为山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同时,稳步推进丽水莲都区境内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实施,政策落地一个月,碧湖、丽水南、丽水西、丽水北、洪渡5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区间通行享受免费优惠政策的车辆就达5.05万辆次,不仅给群众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而且进一步助力打通我市“一脉三城”便捷交通网络。

低空经济“振翅起飞”。交通部门建立“承接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新引擎”工作运行机制;成功承办低空经济闭门会,松阳、龙泉创新推进“客货邮+无人机”应用场景,积极探索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系列改革创新的“组合拳”,不仅正有效破解山区交通发展的瓶颈,也为交通强市建设提供了新动能。


砥砺前行 谱写交通强市新的篇章

交通兴则百业兴,交通畅则百业旺。交通先行,势在必行;交通强市,大干快上。

今年年初,我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市委启动实施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三年突破行动,吹响了新一年整装出发、奋斗实干的冲锋号。丽水交通将紧扣市委部署要求,以“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奋进姿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全面加快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奋力为我市“迈好三大步、实现三个新”当好开路先锋。

——聚焦聚力抓重点。紧盯核心指标争先进位,综合交通投资要力争实现超200亿元的历史性突破,切实发挥好“压舱石”作用;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要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紧抓重大项目攻坚提速,确保637国道莲都魏村至堰头段等9个项目及早开工,衢丽铁路、义龙庆高速(丽水段)等25个续建项目提速,322国道景宁段等2个项目建成。紧抓重大规划课题研究,全面启动“十五五”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谋深谋实一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交通项目。紧抓政策机遇强化要素保障,聚焦中央政策支持重点领域、重点方向,按照“争取实施一批、滚动储备一批”的工作要求,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工作。

——千方百计攻难点。围绕建设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集中精力攻坚一批事关长远、支撑赶超跨越的“硬骨头”“难点事”,增强推动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全力攻坚丽水机场通航,深入谋划航线航班及相关政策,优化综合交通接驳方案,加快补齐综合交通发展最后一块“拼图”。全力攻坚内河水运复兴,着力破解涉鼋航道养护难题,加快海河联运建设,加快实现温丽两港“同港同价”。全力攻坚高速公路新机制难题,坚持以确定性工作面对不确定形势,深入研究高速公路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金丽温高速丽水段改扩建、合温高速缙云段等项目前期工作。

——持之以恒抓关键。聚焦聚力、盯紧盯牢一批事关民生的关键事,在行业治理、深化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

持续推进运输服务提质升级,加快推动客运转型,推进改造城乡公交预约响应线路,持续深化客货邮融合发展,惠及更多山区群众。持续竞跑低空经济新赛道,科学布局低空新基建“三张网”,积极拓展低空应用场景,加快实现“低空经济要高飞”的愿景。持续深化交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山区普通公路和农村公路全寿命周期建管养一体化改革”等交通强国试点扩面,因地制宜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持续筑牢行业安全基层基础,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大力抓好隐患排查整治,确保行业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向好。


策马扬鞭奋蹄疾,乘势而上正当时。丽水交通人将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提振“奋斗实干、担当争先”精气神,以“开路先锋”的担当,在千山万壑间铺就发展坦途,于改革深水区闯出创新之路,为奋力推进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承担交通责任、贡献交通力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0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