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亮明在介绍自己的藏品。
台传媒记者蒋虎雄文/摄
“仙居也有这么精美的石头,真是没想到!”3月29日晚的一场仙居石品鉴活动,让住在仙居县留贤公寓的外来人才们大饱眼福,啧啧称赞。
这些石头的主人,是朱溪镇大洪村的林亮明。当晚,他把多年来精心打磨的140件作品搬到了活动现场,与大家分享藏石之乐和仙居石的故事。
因主产地在大洪,仙居石也被业内行家称为中国大洪石。以石为媒,宣传推荐自己的家乡,近年来,林亮明一直在努力。
深山藏美石
仙居石学名叶蜡石,宋时称括苍石,质地细腻、坚而不脆、色泽多样,因而开采历史悠久,名声在外。
有诗为证。宋朝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在《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中便写到,“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而且“石纹状松雪,毫发皆天然”。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石雕工艺品在仙居兴起。当时的仙居艺雕厂在大洪建了雕刻分厂,有员工300余人,1972年出生的林亮明也进厂干了三年多。
“我做雕工,属于技术比较好的,月工资有上百元。”林亮明回忆,开采来的原石,经过切割、雕刻、抛光、绘画上色等工序,变成了猫头鹰、鸳鸯、鸭子等石雕工艺品,源源不断地出口到国外,广受欢迎。
然而,对大洪来说,这样的兴盛时光仅有七八年。石雕工艺品的市场很快便被竹木工艺品抢占,1992年林亮明退伍回乡时,雕刻分厂已经解散。
之后,林亮明走南闯北做小生意。闲暇之余,他偶尔会去所在城市的花鸟古玩市场转转,意外发现有许多人在玩石头。“我觉得,大洪到处都是的仙居石废料,变废为宝,加以打磨,同样可以精美绝伦、妙不可言。”
2005年,林亮明开始有意识地收集仙居石并进行加工,从此与石结缘,一晃就是近20年。
尽享玩石之乐
仙居石品种很多,常见的有朱砂、紫石、红花石、白花石等。其中,也有天然形成的象形石和画面石。
林亮明客厅的木架上,琳琅满目都是石头,色泽和形状不一。有栩栩如生的狮子、鱼等象形石,也有山水、人物、动物等图案的画面石,很有意境。
收集石头并不轻松。以前,村民就地取材,建房修路都会用仙居石,一有老房拆除、老路重修的消息,林亮明就会赶到现场,看见喜欢的就买下。洪水有时会将原来矿区的石头冲下来,洪水一过,他就去溪滩上“碰运气”。
“每次收到好的石头都很高兴。”他说。村办公楼前一排旧房拆除时,他一次就买了五六千斤原本当地基用的仙居石。
石形好的,有画面的,稍作加工便可。一般的石料,得精心打磨才行。最早的时候,林亮明纯手工打磨,一件作品完成得好几天。后来,他购置了磨光机、切割机等设备,效率更高,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让作品更出彩。
在寻找和打磨石头的过程中,林亮明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他说,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得到了提高,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玩石也有益身体健康。比如手把件,把玩时能增进血液循环。”在林亮明看来,石头还有去乏的作用,“有时候心情烦躁,泡杯茶品品石头,悟悟人生,心就静下来了。”
“把家乡宣传出去”
近年来,随着收藏的人越来越多,仙居石日益可遇而不可求。为此,林亮明珍惜自己收集到的每一块仙居石。
一块石头到了他手上,基本上没有浪费掉的部分,比如先取掉印章,再做摆件或手把件,能利用的边角料,也尽量加工成吊坠。
林亮明是村党总支副书记、村监会主任,也是村里的共富生活委员。2007年刚当村干部时,他就有个初衷,那就是挖掘整理仙居石的故事,进而宣传自己的家乡。如今,条件成熟了。
这两年,他加强了与各地石友的分享与交流。2022年底,他还专门开设了抖音直播账号,介绍仙居石,推荐杨丰山大米、番薯面、菜籽油等朱溪农副产品。其中一个关于仙居石的短视频,浏览量就达1.5万。
与此同时,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加入了仙居县文化和旅游志愿者协会,去年6月被聘为仙居县永安老兵国旗护卫队的队长。
这里有组数据:去年一年,林亮明利用人脉关系和直播带货方式,为70余位群众卖出大米上万斤、马铃薯5000多斤,还有豆腐皮、索面等800多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