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俊林
沈佳
张慧
王栋
传递民声,为民代言。
今年的市两会上,多位来自街道、社区的市人大代表带着一线工作经验和调研成果,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话题,积极建言献策。这些建议,凝聚着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拳拳之心,饱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市人大代表龚俊林:
完善老年助餐服务 为老人幸福生活“加餐”
2023年,合肥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首个将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地方立法,公布实施《关于加强老年助餐服务的决定》,为持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人大代表、蜀山区笔架山街道党工委书记龚俊林结合日常工作,带来一份关于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龚俊林以蜀山区为例。目前,蜀山区11个镇街(开发区)共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86个,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共12.36万人,其中享受居家养老免费送餐服务的有3800余人。
但是,在调研中龚俊林发现,因就餐人数动态波动、老年群体对老年食堂接受度提升等因素,老年食堂(助餐点)存在布局不合理、运营不持续等问题。
为此,龚俊林建议,坚持以需求导向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综合考虑老年人数量、助餐需求和就近方便等因素,优先选择助餐意愿强烈、就餐人数较多的地方设置助餐服务设施。他建议,可全面排查全市现有老年食堂(助餐点)运行情况,加快制定全市老年助餐服务机构动态调整办法,并按照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的要求,不断优化调整老年助餐网络;注重发挥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资源的整合链接作用,以连锁化经营、规模化效应帮助服务机构降低运营成本。
“只有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让居民生活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龚俊林表示,除了做好老年助餐服务,下一步还将围绕“一老一小”做好做深服务,在社区的各项服务中用心用力。
市人大代表沈佳:
让网格信息更“敏感” 让社区服务更“敏锐”
人大代表、瑶海区胜利路街道凤凰桥社区党委书记沈佳围绕“如何让网格信息更联动”提出建议。
采访中,沈佳向记者分享了她日常工作中的一个小故事。
2024年秋天,有居民向社区工作人员反映自家楼上漏水,但楼上住户却联系不上,希望社区能帮助解决。正常情况下,社区本该可以第一时间沟通解决,意外的是,这一次,“万能”的社区“失灵”了。
“联系不上房主,通过各种渠道,最终得知,房子已经被卖掉了,新房主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回来解决。最后,多部门协调联动,问题才得以妥善解决,前前后后用了两三天的时间。”沈佳感慨,所幸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为何“楼上漏水”要两三天才能解决?原来是网格信息更新不及时所致。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人口在增加,房产买卖增多,人员流动更复杂,只依靠‘红色小管家’、物业志愿者、楼栋长上门摸排这一传统方式,很难详实、及时、高效地掌握居民信息。”在社区工作了17年的沈佳,对基层网格事务有着真实的感知。
“安全生产、政策宣讲、服务保障,每一项都要融入居民、服务居民,但首先要过‘信息更新关’。”沈佳告诉记者。
信息“灵敏”起来,服务才能跟着“敏锐”起来。在城市迅速发展的今天,社区治理需要更深的触角,需要各方信息联动。
沈佳建议,推动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这样产权人信息变更后,能及时通知并更新到网格员的管理系统中;同时,产权人在办理产权交易时,相关部门能指导其在产权变更后去社区登记,这样可以让社区及时了解新迁入居民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供服务和管理。
市人大代表张慧:
打造具有体验感的活力商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培优消费载体,推动滨湖、三里庵、四牌楼、环天鹅湖、明珠广场等知名商圈提质提品。
怎样打造活力商圈?
人大代表、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慧把自己的调研所得带上了两会。
“我们在商圈的调查显示,30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超60%,他们更钟爱的是体验式消费。”张慧认为,要吸引这部分年轻客群,就要会提供“情绪价值”,打造具有体验感的商圈。
张慧以淮河路步行街为例,说明如何打造体验感。在她看来,首先要有“风格”,这可以增强打卡的体验感。“像淮河路步行街就是以唐风汉韵叠加时尚潮流来塑造主题街区,并举办了潮流展陈、家居打卡等诸多活动。”
其次,要注重讲好文化故事,活化利用历史遗迹、老街巷等,用文艺范、烟火气、人情味留住客群。“比如,庐阳区就推出了‘走读老城’的活动,吸引大众‘逛老城、看合肥’,推进商文旅融合。”
此外,还要不断升级地标,引入年轻人喜爱的业态,如潮流首店、VR体验、咖啡馆等。“紧跟时尚潮流,锚定市场需求进行调整,淮河路步行街上的很多商场都在实践中。像合肥银泰中心,把很多商业空间释放出来作为公共空间,优化顾客的体验感;百盛购物中心淮河路店压缩化妆品柜台,招引很多‘二次元’品牌,成为深受年轻人欢迎的打卡地。”张慧介绍。
对2024年合肥商圈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张慧深有感触。“与城市发展同频,2024年,淮河路步行街街区销售额达122亿元,客流量达8800万人次,是全市当之无愧的‘顶流’街区。2024年四牌楼商圈跻身年度《中国商圈商业力TOP100指数榜单》。”
“明确定位是关键。”对于如何打造合肥商圈,张慧建议,要深入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通过精准定位,有针对性地规划商业布局和品牌引入。
“丰富多样的业态组合也是成功的关键。一个成功的商业街区应涵盖多种业态,包括零售、餐饮、娱乐、文化等,不同业态之间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消费链条。”同时,她还建议,优质的服务同样不可或缺,包括整洁的卫生环境、友好的商家服务、高效的物业管理等,为消费者提供舒适、便捷、愉悦的购物体验。
市人大代表王栋:
为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增添更多保障
人大代表、包河区望湖街道望湖社区党委书记王栋一直关注老旧小区环境提升问题。
小区建筑物外墙脱落可能导致公众财物损坏,甚至危及人身安全。“拿我们望湖社区为例,辖区一小区交付时间早,随着房龄增加,出现了建筑物外墙脱落、设施设备老化现象。”王栋介绍,2024年在望湖社居委的指导下,小区业委会与物业公司共商共建,对小区内公共设施进行了维修、提升和改造,除了翻修外墙,还在小区内进行了绿植补栽、加装非机动车充电设施、改造供暖设备等,一系列优化升级让这个已有15年房龄的老小区焕发新颜。
在走访调研中,王栋发现,类似的老小区外墙脱落问题并非个例,修缮资金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关键。
王栋说,2024年合肥市印发通知,要求高效推进住宅电梯维修改造更新,其中提到“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住宅老旧电梯维修改造更新,满足国债项目条件的住宅老旧电梯,可按规定统筹实施”。王栋建议,老旧小区外墙脱落的维修改造也可参照此类办法,在维修管理上给予更多保障。
“参会过程中,我切实感受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已在基层工作17年的王栋表示,在新一年工作中,将继续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用心用情解决每一个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莲 谢蕾 夏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