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成东
如何强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更具活力、更高素质的年轻人加入?日前,松江区民政局落实一揽子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保障政策,对护理员持证补贴到人,探索将养老院从事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纳入落户范围,让青年一代养老护理员“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护理针对老人个性化需求
老人日趋多元的需求,对养老行业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多具有专业能力的年轻人从事起“老人助浴师”“老人陪诊员”“健康照护师”等新职业。
位于广富林街道的泰康之家·申园养老社区是上海唯一一个超过千人的养老社区,一批90后、00后护理员渐渐成为主力,还有一批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历的社工成为营养师、音乐治疗师、安宁疗护师,针对老人个性化需求定制方案。
95后徐朦宇是泰康之家·申园养老社区的一名营养师,英国利兹大学硕士毕业。“我会根据老人的个性化需求去定制方案,比如糖尿病餐等疾病饮食;不同质地结构的饮食,像软食、半流食、流食、吞咽餐等;还有一些管饲饮食。”徐朦宇告诉记者,她在团队中主要负责营养评估,做营养方案并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治疗和干预。
作为一名营养师,徐朦宇的工作包括膳食营养和临床营养两个部分,遵循“筛—评—诊—治”营养干预流程。她日常的一天是从筛查和评估开始,结合医疗、护理、个案、餐饮,制定出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再筛查两三天内进食不足60%、低体重、营养不良、有吞咽功能障碍、血糖血脂尿酸异常、一个月和三个月体重下降大于5%、六个月体重下降大于10%的老人,给予特别关注。
形成1+X医养结合新模式
高素质的社工队伍是一家养老社区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松江社会福利院,90后护理员龚晓业承担起“养老院+互联网医院”项目中的e管家职责,推动智能化养老设备的使用。
最初,“养老院+互联网医院”项目推动较难,不少老人及家属表示,“在网上看病能看准吗”“网上寄来的药是否正规”“网上看病,手机付钱会不会被骗”……龚晓业不厌其烦地为老人及其家属一遍遍说明“互联网医院”的安全性,并帮助老人全流程体验互联网医院。
“在问诊前,我会整理好老人的病史资料,问诊过程中,帮助老人向医生解释病情,最后将快递到松江社会福利院的药品送到老人身边。”龚晓业表示,全新的渠道让老人感觉方便又安全。
通过口口相传,许多观望中的老人和家属也想加入互联网医院了。如今,龚晓业已帮助老人完成线上问诊400余次。在这种情况下,松江社会福利院增设“家庭医生工作室”,形成“内设医疗机构”+“互联网医院”+“家庭医生工作室”的1+X医养结合新模式。
出台政策建设专业化队伍
眼下,越来越多90后甚至00后成为松江区养老事业的中坚力量。为推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行业,松江区完善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保障。松江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何慧慧告诉记者,针对护理员队伍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工资薪酬整体偏低、社会职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将出台政策吸引更多年轻就业群体。
目前,松江全区护理员有3547名,90后护理员有125名,其中持有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五级/初级工及以上和本市技能水平评价证书的护理员42名。根据《松江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及服务运营扶持办法》,护理员持证补贴是对与本区养老服务机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在本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4050”人员或劳务派遣人员在本区养老服务机构内,且在一线岗位从事具体护理工作的人员,持初级证、中级证、高级证及以上的,每月分别按照上年度本市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的5%、10%、15%标准给予奖励。
松江还在培养人才方面下功夫。何慧慧表示,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常见病照料等已成为护理员的必备技能,护理的专业性越来越强。“我们通过举办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护理员骨干赋能培训、建立区级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等多种形式,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提升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专业水平。”
根据《上海市养老服务机构“以奖代补”实施办法》,招用持证人员奖包括招用持证养老护理员奖和招用专技人员奖。专技人员为具有医护、康复、社会工作等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
最近,松江社会福利院的医疗康复科医生石晓臣通过养老领域的人才政策落户上海。2017年,石晓臣开始从事养老工作,多年来承担了院内240位入住老人的每日查房、疾病诊治、健康档案建立、老人家属沟通等琐碎工作。“原本我需要缴满七年社保并在专业中级聘用下,才能落户上海,但在松江区民政局等单位关心下,提早完成落户。”石晓臣说。
据悉,在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机构服务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将在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岗位补贴、考证奖补、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