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

首页>地方频道>丽水>要闻

聚焦“落实”主旋律 奏响“六干”最强音 奋力谱写革命老区赶超跨越和共富先行遂昌篇章

祭春赏酒、扶犁耕田,日前,遂昌县“班春劝农”活动在石练镇淤溪村举行,标志着繁忙春耕的开启。

新年伊始,在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上,遂昌各行各业同样“擂响春鼓,扬鞭开犁”,吹响了新一年的冲锋号,开足马力赶进度、忙生产、抢订单、拓销路。

过去的一年,遂昌上下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丽水的重要嘱托,锚定“大抓落实、提速争先”工作主基调,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稳进立”,和美共富现代化遂昌家园建设的新图景跃然而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4.3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2%、5.6%。其中,工业投资增速位列全市第二。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重任在肩。新的一年,遂昌将紧扣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市委“一个历史使命、三大战略任务”工作部署,全面提振“奋斗实干、担当争先”的精气神,一手抓发展争先、一手抓改革破题,融合推进三大发展主平台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五大赶超攻坚行动,以眼中有光、保持定力、求是挺进的精神状态,聚焦“落实”主旋律、奏响“六干”最强音,奋力谱写遂昌革命老区赶超跨越和共富先行新篇章。


坚定不移迈出产业发展稳健步伐

遂昌曾是老牌工业县,名震一时的“五朵金花”,是一代遂昌人的骄傲。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就形成了轻重工业并举、中小企业共存的发展态势,成为引领当时丽水工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然而,受制于交通区位、资源要素等瓶颈,遂昌工业也曾一度经历“低谷”。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只有把生态工业这个“脊梁”挺起来,遂昌才能真正强起来。

近年来,遂昌坚定工业强县首位战略不动摇,加速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在遂昌,金属制品及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由来已久,基础实、积淀深、贡献大。如何激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必由之路。

陆续淘汰旧设备,新引进超声波涡流自动检测设备、智能控制钢管固溶炉、数字成像检测系统……从事不锈钢行业三十余载的浙江永上特材有限公司,从几十名员工的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量、规模持续走高。

永上特材董事长邓志坚介绍,企业的“脱胎换骨”,正是源于遂昌对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们政企同心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致力于以更先进的制造设备和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服务、拓展市场。”

如何推动工业产业链迈向中高端?遂昌立足省级经开区的平台优势和凯恩新材料、宇恒电池等龙头企业的产业基础,把目光瞄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致力于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新高地。

凭借技术先进的工业储能电池,2024年,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宇恒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一举拿下西班牙、德国等多个海外订单,总金额超过2000万美元。

不仅如此,宇恒电池发展后劲十足:3GWh磷酸铁锂电池未来工厂项目投产后,可实现锂电池全品类全系列规模化生产,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为遂昌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百亿行业添砖加瓦。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遂昌开展“产业链+”招引,形成“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联动效应。

截至目前,遂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已招引重点企业35家,在特种纸、精细化工、新型储能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优势。

创新企业加速聚集、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如今的遂昌,正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1年末入驻遂昌数字游民基地的浙江青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创数字化企业。项目创始人盛天明介绍,目前,他们是唯一以手工宣纸为载体,实现国画书法的数字化高精度原色还原的技术团队。

入驻遂昌以来,浙江青初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国内外博物馆2万余幅书画的数字复刻版权,还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在纯手工宣纸上的国画、书法还原度最高可实现98%以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2024年,在省统计局和省科技厅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浙江省县(市、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中,遂昌县域创新指数进步位次居全市第一、全省第15位。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居全市第一,创新主体活力迸发。

过去一年,秉承“企业家夸才是真的夸”的理念,遂昌扎实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进一步打响“遂事办·随时办”县域营商环境品牌,构建重大涉企问题“三直达”高效解决机制和“一把手当助企服务员”机制,让企业“放心来、安心干、大胆闯”。


城乡共美全力以赴缩小“三大差距”

开春不久,位于湖山乡老街的Cohere青年共创社区休息室又热闹了起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字游民”汇聚于此,或通过网络沟通工作细节,或凑在一起交流文化、碰撞创意。

自运行以来,Cohere青年共创社区45个面向“数字游民”的房间入住率已达100%,续住率更是保持在30%以上。

互联网浪潮下,越来越多青年选择告别传统工位,来到绿水青山间。作为钱瓯之源、全省重要生态屏障区,遂昌充分发挥优越的自然生态优势以及良好的数字经济基础,持续做实做优数字科创发展主平台,不断为“数字游民”等青年群体创造发展空间,厚植发展“沃土”。

源源不断来访的“数字游民”,也与遂昌建立了更深层次的联系。通过打造数字游民基地,遂昌县持续孵化新实践、新业态、新创意,绿水青山所蕴含的价值被不断激活。

在全力缩小“三大差距”的道路上,如何以实招硬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遂昌坚持党建引领,培育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村村有活力”的新气象。

春节前,龙洋乡九龙口村长粽共富工坊格外忙碌,十余名工作人员忙着制作长粽。“一场展销会,我们就收到了30万元的订单。”工坊负责人陈卫英介绍。

在遂昌,一个个“小工坊”,托起了无数人的“家门口”共富梦。截至目前,遂昌建成各类型共富工坊103家,带动9800余村民就业,其中低收入农户500余人,就业群众人均年增收3万余元。

日前,基于投放在浙江锦枫管业有限公司的3台储能电池收益,大柘镇生态强村发展有限公司两个月便获得利润分成21700.5元。

这笔可观的收入,源于遂昌因地制宜培育新型储能新质生产力,在全省首创实施“政府出资、企业出力、村级消薄”的小柜子储能消薄新模式。

该模式通过储能电池在谷电时段充电,峰电时段放电,充分发挥用电企业在峰谷电差价中的经济作用。按照成效测算,一个占地不到3平方米的储能标准柜,每年可为村集体实现净利润约6万元,年收益率达23%。

遂昌持续谋深做实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管用办法,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全力拓宽乡村共富路径。

遂昌率先启动全省首个数字乡村物流中心建设,与7家快递公司达成全域全品牌全覆盖合作。过去一年,共有411.93万件快递被投送进村,同比增长147%,为山乡百姓开展了配送服务,为群众带去了可感可及的幸福。

快递进村不仅为村民生活带来便利,也为农产品进城拓宽了渠道。春节前,新路湾镇蕉川村的遂昌南蕉家庭农场一片火热,新鲜的农家土鸡通过冷链物流送至广东、嘉兴、杭州等地。

“每天都有快递进村,江浙沪地区12小时内就能送达。”负责人张建荣说,土鸡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客户手上,产品质量就有了保证。

一路通,百业兴。近年来,遂昌坚持交通先行,交通路网日益完善。随着遂江公路的通车,每到周末,西畈乡举淤口村的可扬文化园便热闹非凡,山区的人气越来越旺。举淤口村党支部书记杨昌兴说,村里去年接待游客8万多人次,遂江公路不仅畅通了群众的出行路,更架起群众奔向共富的“致富桥”。

2024年,遂昌还发布了以“自然村”为颗粒的村庄基础数据库,包含了村庄基础图册、村庄发展指数的乡村振兴分类底图。未来,遂昌将以此成果为基础持续探索创新乡村运营模式,在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上迈出新步伐。


以人为本书写可感可及民生答卷

春节前夕,三仁畲族乡排前村村民雷苏球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喷涌而出,淘米、洗衣服、清洗餐具……随开随用的自来水让她面对家务时更加得心应手。

曾经,排前村的供水保障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不仅经常断水,每逢下雨天,水也会变得浑浊。”雷苏球告诉记者。

排前村供水难题的解决,得益于单村供水站的建立。日供水规模达160吨的供水站,有效满足了全村800多村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雷苏球说,自从村里建起了供水站,每天生活用水都不用愁,水也很清,大家都觉得非常方便,“以前用来蓄水的瓶瓶罐罐,都可以扔掉了!”

在遂昌,还有许多像排前村这样的村庄解决了供水难题。2024年,遂昌完成单村供水站投资3.27亿元,构建起以县城水厂供水为主,乡镇区域供水为辅,单村供水站供水为补充,分散供水兜底的全覆盖供水网络。

齐备的供水网络,让8.45万余位群众受益,最大程度实现了遂昌城乡供水的同源、同质、同网、同监督、同服务。

民之所需,政之所为。过去一年,遂昌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上全力以赴、苦干实干,书写了一份精彩的民生答卷。

“即开即用,特别方便,初步算了这几个月的燃气费,价格比使用液化石油气足足便宜了三分之一。”临近中午,妙高街道园丁路3弄的居民陈贵秀熟练地拧开燃气灶开关,用上洁净、安全、实惠的天然气后,她彻底告别了近20年扛液化气罐的日子。

“天然气供应是城市绿色节能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不少老旧小区居民多年来的夙愿。”遂昌县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介绍,伴随天然气进小区行动的持续推进,2024年,遂昌累计新建天然气管道11公里,完成18个小区的天然气配套工程,新增通气超过3300户,中心城区燃气环网正逐步形成。

老旧小区改造同样是遂昌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之一。路面干净整洁,健身器材俱全,车辆有序停放……走在妙高街道青云社区的兴居花园小区里,满眼都是崭新利落、优美舒适的景象。

“小区建成20多年,不少硬件都出现了‘老化’现象。”小区居民俞淑琴说,随着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居住起来心情也畅快了。

更令俞淑琴感到欣喜的是,为方便住户出行,小区里还陆续加装了5部电梯,让众多老龄住户切实体会到了轻松上下楼的便利。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遂昌深入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思路和模式,全面推进小区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改造以及配套服务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一年来,遂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老区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升温”。

“学在遂昌”品牌持续打响,全县教育提质行动不断取得成效;“健康遂昌”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智慧流动医院巡回诊疗已服务群众6.8万人次;以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工作为重要突破口,持续推动助行、助餐、助销、助业等流动服务进村入户,不断深化公共服务均衡可及。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梦想成真,唯有实干。2025年,遂昌将全面实施五大赶超攻坚行动,勇担使命、勇闯新路、勇建新功,以“奋斗实干、担当争先”的正能量和精气神,奋力谱写革命老区赶超跨越和共富先行的新篇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