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

首页>地方频道>连云港>要闻

连云港市赣榆区:强产业促发展 全力以赴向千亿强区迈进

  原标题:强产业促发展 全力以赴向千亿强区迈进

  繁忙装卸的港区码头,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现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的园区……连云港市赣榆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持续推进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大项目渐次落地,新兴产业蓄能成势,打造基础更强、质态更优、能级更高的产业新地标,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40年来砥砺奋进,赣榆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发展。从1984年到2023年,赣榆地区生产总值由4.79亿元增加到759.43亿元,增长158.5倍,正在向着干亿强区大踏步迈进。构建形成了独具赣榆特色的“5+X”产业体系,“4+11+N”发展载体不断夯实,新海石化、镔鑫钢铁进入全国民营经济500强,神舟新能源、横店东磁新能源等企业不断壮大。2023年,赣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845.8亿元。十九大以来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达1500亿元,实施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近500个;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79家,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突破70家。

  向新而行 主导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稳”是基本盘,“进”是关键词。经济发展迸发“进”的动能,需要找准切入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赣榆以新型工业化为引擎,围绕“5+X”产业体系,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690.15亿元,工业投资254.72亿元,工业用电量23.19亿千瓦时。新增规上企业64家。全区工业应税销售收人过亿元企业达70家。石化新材料链式发展,钢铁冶金绿色发展,新能源光伏集聚发展,粮油及食品加工集群发展,海洋产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集群效应。

  石化新材料产业加快减油增化,拉长产业链。丰海高新材料丙烷综合利用项目完成基础施工及短周期设备安装,润石纺织印染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努力打造从“一滴油”到“一根丝”再到“一匹布”全产业链,产值力争突破300亿元。

  钢铁冶金产业加快绿色发展向精品化转型。镔鑫钢铁深加工中心开工建设,提档升级品种和质量,打造以镔鑫钢铁为龙头,恒悦五金、泰本精工等通用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融合发展的企业集群,产值力争突破170亿元。

  光伏新能源产业加快协同降本增效,放大成本优势。抢抓“3060”双碳目标发展机遇,东碗新能源、太平洋金沙等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相继建成,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绿色可持续增长新动能加速形成。发挥神舟新能源、横店东磁等光伏组件企业集聚效应,建成投产安安新能源、安彩新能源等项目,开工建设太平洋金沙石英三期、洛希智慧储能系统制造等项目,产值力争突破200亿元。加强与港口深度合作,对接连申快航,积极推动欧洲直航。

  粮油及食品加工产业加快项目落地,崛起新集群。全面开工建设中粮油脂加工、中储粮储运等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积极发展油料压榨、油脂精炼、粮食中转贸易,开辟临港产业第二增长极。

  海洋产业持续壮大,坚持树牢“沿海更要向海”理念,争创全省首批海洋产业特色园区,构建优势突出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抓好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快生物制药、循环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推动天眼视觉技术产业基地隐形眼镜项目开工建设,晨安智能装备制造等项目投产达效,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谋划布局新型储能、半导体材料、海洋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向高而攀 项目建设提速提效提质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与招商引资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一直以来,赣榆始终把重大项目作为促投资、稳增长的“主抓手”“强引擎”,科学制订投资计划,前瞻性研究用地、用海、用林、用能需求,提前储备支持要素,拉满项目建设“进度条”,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202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2.6亿元,增长19.5%。61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任务,横店东磁、新江环保等40个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203亿元的丰海高新材料丙烷综合利用项目开始施工,总投资100亿元的中粮油脂加工项目粮油码头围堰工程完工。

  围绕年度投资200亿元任务,深入推进40个市级重点项目,华电LNG接收站项目完成陆域吹填,华星LPG、源点新材料等31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双冷智能化制冷机、经纬环保专用设备等16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确保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

  继续开展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竞赛活动,常态化召开资委会及工业专题会,及时会办项目推进难题。积极对上争取国债、专项债等资金支持,发挥政府投资杠杆作用,有效撬动民间投资,更好服务项目建设。

  持续完善“7+17”招商机制,及时兑现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建立健全项目综合研判和全周期跟踪服务机制,用好产业图谱、技术图谱、装备图谱,新增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0个,总投资突破550亿元。

  大力推进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完成土地复垦2350亩,盘活低效用地2000亩。持续清理非法养殖网箱等设施,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用海。坚持植绿扩绿增绿,完成植树造林1800亩。排查高耗能、低附加值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建立完善排污总量储备库,规范排污权交易,持续清理“散乱污”企业,加强排放指标储备。

  提升四大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基础配套,切实提升产业项目承载力。经济开发区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加快集中供热等基础项目建设,打造最具成本优势的出口型光伏产业基地。海洋经济开发区推进化工园区扩区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三级防控体系建设,打造“石化新材之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索市场化合作模式,推进南北两区融合发展,争创省级高新区。黄海粮油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10万吨级粮油码头、铁路专用线二期等配套项目,打造中国沿海知名粮油产业加工基地。11个镇级工业集中区继续围绕“四有”标准,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差异化、协同化发展水平。规划建设沙河镇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赣榆西南部产业高地。

  向海图强 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应时而为,乘势而上,这是赣榆产业发展“稳中有进”的定力和底气。

  赣榆充分发挥临港靠海的独特优势和海洋资源的禀赋特点,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坚持陆海统筹,持续深化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加快崛起海洋经济,聚焦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不断挖掘新动能、开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赛道。2023年获批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全省唯一的“部省共建”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加快推进,秦山岛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水产品总产量突破46万吨。

  海洋渔业向纵深拓展。以智慧渔港、平安渔港、绿色渔港、产业渔港为目标,整合海域、陆域、岸线资源,建设综合管理中心、水产品交易大厅,积极推进相关合作,打造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海头核心区。加快设施渔业集中区建设,实施园区化管理,完善养殖尾水治理区、供热管网等配套设施,新增工厂化养殖车间5万平方米。以“部省共建”苏鲁海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为切入点,集聚各类生产要素,促进产销融合,打造赣榆海鲜网红爆款。城发智慧冷链物流综合体完成建设,培育跨境电商主体10家,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电商交易额突破215亿元。发展深远海网箱养殖,依托秦山岛东部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动绿鳍马面鲀全产业链项目建设,打造集深海养殖、海洋科研、文旅观光于一体的“徐福海上牧渔城”。

  海洋旅游向一体迈进。坚持向东向海向未来,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提升秦山岛景区旅游品质,丰富海岛度假、游艇观光等旅游业态,启动海岛酒店装修,打造海岛餐厅、海上垂钓等深度体验旅游项目。注重串珠成链、串链成片,加快建设“百里蓝湾”,推出有效连接海岸、海湾海岛“一程多站”式滨海旅游线路,推动海洋旅游从“流量”到“留量”。加强蓝色滨海游与“一山一岛一馆一村”红色研学游联动发展,不断提升赣榆旅游知名度。

  海洋食品向园区集中。启动建设海产品预制菜产业园,佰益食品等项目开工建设,昌本海洋食品深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海洋食品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推动十亿元级紫菜产业向精深加工发展,打造集育苗、种植、加工、交易于一体的紫菜产业链条。

  海洋平台向科技赋能。发挥秦山岛海洋牧场多功能综合平台作用,拓展生态监测、资源评估、气象预警等功能。依托东海水产研究所江苏省赣榆实验基地、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科所等平台技术支撑,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开发应用。支持和鼓励企业创建研发实验室,不断提升科技和产业协同发展水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345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