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陈 赛
碧水荡漾、阡陌稻田、古树老宅……台州的乡村,各有各的资源,文化风景也不尽相同。
今年5月,144名文化特派员肩负着“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村”的文化使命,陆续奔赴台州乡村“种”文化,带动村民们“艺”起奔“富”。
这些有着“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特长”标记的文化特派员们,在与广袤乡野相遇、与淳朴村民相逢的这半年里,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又为乡村种出怎样的发展之花呢?
以文化来“圈粉”
文化礼堂里,“大田诗班”的孩子们开展着诗教课活动;板龙制作工坊里,老艺人手把手教授年轻人扎制技巧;山歌传习班里,《杜鹃鸟》被越来越多的村民传唱着……
在临海大田街道大田刘村,村民们如今的文化生活愈加丰富,这些正是省文化特派员徐静带给大田刘村的变化。几个月的深入调研走访,徐静已形成5.7万多字的文化特派员手记,也让她成为了村民们信任的“大田刘的女儿”。
为尽快扎根路桥方林村,省文化特派员刘传友带着一双儿女连续47天驻村入户,与孩子们共同创作48首诗歌。撰写万字论文讲述“方林故事”,提升方林村史馆、文化公园等文化阵地,助力方林村文化专员队伍建设……在给方林村留下文化印记的路上,刘传友早已成为村民口中亲切的“省里来的文化特派员”。
经过6个月的积极探索,像徐静、刘传友这样扎根基层、深受当地村民喜爱的文化特派员,成了各个乡村的新宠。
为何文化特派员能在乡村如此“圈粉”?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们对高品质、多元化文化需求的渴望日益增强。文化特派员的到来,恰如春雨润物,有效填补了这一文化服务的缺口,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些日子来,文化特派员们积极担当起“理论宣讲员”和“文化供给员”的角色,紧扣群众需求,在传播党的新思想的同时,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最后一公里”,越来越多高品质、多样化的文化服务走进乡村。
近半年来,全市已组建113支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开展相关培训265场次,惠及人群3000余人次,开启全民参与打造“精神家园”。
“青村”合伙人剧本文游、“水韵悠扬·塔后乐章”音乐沙龙、民星秀……一系列文化活动在台州各地如火如荼展开,乡村文化生活的这池“春水”被彻底激活。
在文化中“滋养”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乡土文化是乡村深入骨髓的血脉基因,深知这一点的文化特派员们,沉下心、俯下身,深挖细研当地的文化资源,助其焕发新的光彩和活力。
11月16日晚,黄岩原创大戏《问瓷》从全国210多所院校、355个剧目中脱颖而出,成为浙江省唯一入选大戏作品,参加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展演活动,并荣获国家级校园戏剧最高荣誉“优秀剧目”称号。
《问瓷》是由市文化特派员符贝贝担任导演、制片人的台州大型原创舞台剧。一直对沙埠青瓷文化感兴趣的符贝贝,在结对青瓷村后,依托民间传说《九龙透天》创作了这部舞台长剧。“希望通过这部剧的展演,让更多的人知道沙埠、了解沙埠、走进沙埠,助力沙埠青瓷复兴。”
前段时间,派驻在仙居县皤滩乡山下村的省文化特派员李旭平将仙居无骨花灯带回了“娘家”——浙江大学,办起了“国家级非遗仙居花灯进校园”系列活动。为推动仙居花灯的活化传承,他打造了约700平方米的道渊古宅数字国乐馆,国庆期间承接游客1.5万人次。同时,还撰写了上万字的《仙居非遗花灯产业发展报告》,助力当地花灯产业发展。
在李旭平看来,作为文化特派员,不但要送文化,更要挖掘和激活村庄本身的文化,激发村民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文化馨香,悠然绽放。省、市、县三级文化特派员聚焦群众所需所盼,坚持内容为王,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被陆续摆上了群众的精神餐桌——
不仅有舞台剧《问瓷》、越剧现代戏《雷雨》等精品力作,还有“古城明月夜”中秋晚会、“海韵鲜叠 听海欢歌”文艺晚会等众多晚会活动,都受到群众的大力追捧。
眼下,在台州,源源不断的文化富矿正被挖掘运用,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会结出更甜美的文化果实。
从文化中“淘金”
如何把“文化内涵”转化为当地的“经济增量”,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向奔“富”?
文化特派员们在驻村后,通过摸需求、送服务、种文化、立品牌,让越来越多曾经名不经传的村庄渐渐有了自己的“声音”。
10月26日,“万只文旦甜杭城”2024年玉环文旦农文旅融合主题展在浙江自然博物院举行,以文旦为主的玉环风物在杭城成功“出圈”。
自结对玉环垟根村后,省文化特派员徐昳昀立足实际,致力为乡村植入“文化因子”,以文旦为媒,围绕玉环文旦做足文章,为垟根村乃至玉环农文旅发展赋能。
开展文艺汇演、短视频拍摄大赛等活动,提升景区知名度;围绕“浙江红旗第一飘”,挖掘镇内红茶、红米、红糖、红柿子、红薯粉丝“五红”特色农产品,打造特色文创礼;改造提升1928文创街区,引进一批文创店铺……进驻三门亭旁镇芹溪村后,省文化特派员王海亚带领团队持续挖掘资源、激发潜力、导入流量,将“红韵芹溪”持续打响。
以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作为“第一资源”的文化特派员们还在持续探索和努力着,他们也信心满满。因为,在文化赋能乡村发展的路上,他们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兵”,他们背后都有一支强大的文化“战队”,他们以各自“娘家”的文化供给作为支撑,为派驻村嫁接更广泛、更深入的资源,不断带动优质文化服务的“下沉”。
为深化文化特派员制度的建设,我市出台《台州市级文化特派员工作管理办法》,构建完善“项目库”“专家库”“服务库”等3个数据库,推出“例会轮值”制度,实行一月一座谈、一季一例会、半年一评估、一年一考评,对文化特派员、文化项目进行动态跟踪、晾晒比拼。目前,省、市、县三级144个文化项目均已通过审核签约,并在积极推进中,各项文化成果日益显现。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育文化”,我们可以期待:
在文化特派员精心耕耘与引领下,乡村文化的沃土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彩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