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内镜粘膜下剥离术。
前不久,71岁的张大爷因“反复反酸、烧心1年”来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问询医生得知张大爷家有食管癌家族史。胃镜提示食管距门齿25-29cm粘膜病变,口侧缘合并一约1cm的食管憩室,且病变粘膜已翻越进入憩室。食管粘膜病变予内镜下取病理活检提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据悉,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是食管黏膜细胞的异常增生,但尚未突破基底膜,若不加以控制和治疗,将进一步发展至食管癌。经消化内科团队研究讨论,决定为患者在全麻下行食管病变ESD术,切除包含憩室内粘膜在内的食管上皮内瘤变。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一项技术,能让早期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现已成为早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整块切除率和局部复发率均优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然而,ESD作为一种复杂的内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存在食管穿孔、纵膈气肿、术后出血等风险。憩室内粘膜不剥离将导致病灶残留,治疗不彻底,这使得ESD难度和风险显著增加。
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荣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仔细分离食管内瘤变、憩室内粘膜,成功剥离包含憩室在内的食管病灶,术中无明显出血,未发生食管穿孔。手术创面整洁无渗血,术后48小时开放饮食。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食管进展期癌的关键手段。我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完成食管粘膜异型增生合并食管憩室ESD术,标志着如东县在高难度食管浅表癌治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也标志着我院消化内镜下治疗水平趋于成熟,让患有消化道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侧向发育型肿瘤、贲门失弛缓症等患者足不出县就能做内镜下微创手术。”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建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