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潮”青春小店经营者摆摊展示小店产品。记者 赖鑫琳 摄
记者 刘雪妍
“哪吒卡牌现在已经卖到爆单了,线上线下都‘一卡难求’。”见到合生汇卡游店长李昊城时,他正在给客人讲解手中的稀有卡,每盒卡牌有18包,每包5张,有的还原了电影中的名场面,有的是经典人物形象,稀有卡包括饺子导演的签名卡、光刻卡、立绘卡等等,都很受市场欢迎。
对“80后”“90后”来说,交换干脆面里的三国卡、水浒卡,比拼自己的宝可梦、奥特曼卡牌,是童年的集体记忆。过了几十年,卡牌的热度依旧不减,不仅点燃了二次元消费的新热度,更撑起了一个百亿级规模的市场。
在这类新型消费中,青年群体是当之无愧的生力军。那么,如今上海青年消费呈现哪些新特点?怎样才能挖掘青年消费潜力,更好满足青年消费群体需求?
更注重为情绪价值买单
1999年出生的李昊城来自云南,在上海读完大学后就入职卡游公司成为一名销售。“我自己平时也很喜欢买‘谷子’,有时候我们开玩笑说,在公司赚了钱最后又还给公司了。”李昊城说,IP是卡牌最核心的资源,现在国潮卡牌热度很高,秦时明月、完美世界等卡牌的销路很好,他们还新推出天龙八部、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系列卡牌。
他还提到,他们的顾客从三四岁到四五十岁都有,涵盖多个年龄段,“对于消费者来说,‘吃谷’获得的不只是商品,更多的是快乐。抽一张卡几块钱,但和同好交流的快乐是无法用钱衡量的”。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五角场百联ZX造趣场内,二次元爱好者一边“吃谷”打卡,一边体验VR互动;豫园九曲桥畔,身着汉服的青年沉浸式打卡“山海奇豫记”光影秀;宝山滨江灯塔营地,都市青年在这里拥抱江畔落日、围炉欢歌,用篝火音乐会为冬日画上句号……
通过上海街头的这些切面,可以看出青年群体消费观念的变化:从追求商品的实用性,到更注重为情绪价值买单。这一转变也驱动消费业态向个性化、体验化迭代,同时倒逼商家在产品、场景中融入更多情感链接。
打造集聚式主题街区
位于新世界城4楼的新鐺集是以蜡笔小新和哆啦A梦为主题的潮玩店,负责人胡跃荣是“00后”,店员也几乎都是他的同龄人。开店后,不少人来向他请教,怎么选品、选址,如何经营。在他看来,打造集聚式的主题街区,既能促进年轻人的体验式消费,也能让创业者找准创业定位。
昨天,“青春小店·探潮”暨“国潮青年传薪社”展示活动在上海举办。活动现场发布《上海共青团推进青春经济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推进青春经济、提振青春消费,将聚焦青年消费习惯、兴趣业态、创业机遇,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政策支撑和服务。
胡跃荣的想法,在《方案》中也得到了回应——在培育消费热点方面,要结合本地特色和青年特点,开发具有原创性和竞争力的青年消费产品,开辟多样化的消费赛道。通过打造青年发展型街区、建设24小时“年轻力”单元等,为青年提供更多新颖、有趣的消费选择;要通过赋能指导,孵化独具个性的青春小店、市集和摊位。
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积极与市商务委、市文旅局等单位沟通联动,指导各区探索推动青春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撑和有效服务,支持孵化独具个性的青春小店、青春集市、青春摊位。发挥基层团组织力量,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推动青春经济融入“15分钟便民生活圈”、纳入大型消费节庆活动,支持青春经济成功经验转化为可复制推广的有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