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凝智聚力献实策 笃行不怠向未来

■代表话发展

市人大代表徐尚英: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上下功夫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持续提升产业发展的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企业界的市人大代表,我将带领企业以“数字融入、安全健康、绿色环保、和谐生态”为理念,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和水平,在产品研发和技术升级上下更大功夫,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提升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助力合肥高质量发展。同时,继续强化食品安全,积极与上下游企业沟通合作,共创安全可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打造安全可信赖的产品,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市人大代表孙先武:以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过去一年,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亮眼成绩,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展现出发展势头猛、干事劲头足、群众收获多的喜人局面。

作为一家省属国有企业,2023年,我们企业坚持走创新之路,深耕新材料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平台,引进高端人才,瞄准行业技术制高点,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引领,找准发力重点,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推动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为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添砖加瓦,为合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市人大代表杨先云:发挥行业优势,让养人之城更养人

合肥常态化开展“合肥专班高校行、高校师生合肥行”,新增在肥就业参保大学生突破35万人,新增进站博士后949人,集聚高层次人才1.9万人;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赋予更多重点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人才认定自主权,优化“人才码”功能,开辟服务“绿色通道”……政府工作报告中,2023年人才工作亮点纷呈。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企业负责人,我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勇挑重担,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合肥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发挥行业资源优势,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为合肥聚力打造一座“近悦远来”的养人之城积极建言献策。

市人大代表沈兵:激活创新动能 跑出发展“加速度”

过去一年,庐阳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全面融入全市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强引擎”作用,聚焦“提质扩量增效”,全面启动“二次创业”,切实担负起庐阳经济发展“主阵地”使命,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后,庐阳经开区将以新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以新产业激活创新动能,以新作为提升发展质效, 围绕“2+3+X”产业新方向,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新兴产业不断集聚,在全市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中,跑出发展“加速度”。

市人大代表李兵:以数字技术赋能城市信息化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客观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发展成绩,令人振奋。字句间不仅体现出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同时也展现出合肥未来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3年,合肥聚焦融合集群,产业能级持续提升。新签约1200多个产业链项目;汽车“首位产业”爆发式增长;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全球第1;全国首个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挂牌运营……

如今,合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坚持真抓实干、奋发进取,不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特别是产业发展坚持集群集聚,加快向高端化转型升级,战新产业加速崛起,一条条产业链正纵向成链、横向成网,让这座城市拥有了源源不竭的活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在深受鼓舞的同时,我将用实际行动参加合肥建设发展,大力推进数字技术赋能,努力为提升合肥信息化建设水平提供更多解决方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市人大代表郭爱: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社区很“小”,它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又很“大”,老百姓的生活起居、吃穿住行,都与它密切相关。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社区的人大代表,在实际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出发点,密切联系群众,时刻当好群众“贴心人”,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与需求,以特别的热心、特别的耐心和特别的责任心将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把群众的难点问题解决到位,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在坚守和奉献中淬炼初心使命,打通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米”。

·记者 葛清政 代敏 许露瑶 整理·

■委员话发展

市政协委员徐华玉:挖掘独特资源 提升文旅产业影响力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接地气。报告站位高、立意新、举措实,讲成绩实事求是,讲问题直截了当,讲措施实实在在。

2023年,我参加了多项调研活动,结合本职工作,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行动方案,参与策划了科创科普游系列课程和产品;带领团队负责运营了骆岗公园航空科普馆,先后组织和接待了十多万名游客。

2024年,合肥将建设“一湖一园一廊一城”文旅新地标,打响“科创看合肥、科普到合肥”品牌,丰富“八个游”旅游产品……作为一名文旅从业者,我将充分挖掘和整合合肥“科里科气”“文里文气”的独特资源,联动长三角一体化旅游联盟,携手全国文旅同行,为促进合肥文旅产业发展、提升合肥文旅产业影响力贡献绵薄之力。

市政协委员戚仁兵:宣传法律知识 传递法治理念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年来,我积极参加市政协组织的各种会议、考察调研和社会活动,深入了解合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积极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建言献策。

在过去一年的履职过程中,我通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多次提出关于鼓励创新创业、来肥投资的建议。其中包括建议在合肥设立个人破产制度、净化合肥法律服务市场等。

2024年,我将始终秉持履职为民的情怀,发挥律师职业的优势,继续坚持宣传法律知识,传递法治理念,关注我市法治建设,关注社会民生,反映社情民意,以实际行动来诠释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担当。

市政协委员毛学农:透过建言视角观察城市发展变化

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以及从事政协新闻报道达30年之久的新闻工作者,通过自身多年履职经验和采访实践,我能够明显感受到政协委员在履职方式、关注视角以及建言重点等都在发生变化。透过这些变化,可以看出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成果。

首先,诉求“从有到优”。过去经常反映街区“路不通、灯不亮、下水道水不畅”,现在关注的是“慢行道、微绿地、十五分钟便民网”。

其次,切口“从大到小”。曾经,委员们从宏观层面建议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现在更趋向微观,纷纷围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最后,视野“从内到外”。过去,委员们更多关注的是城市内部问题;如今,大家经常提到的是对外开放、国际化以及如何提升合肥的对外影响力等。

市政协委员彭永:积极投身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

新建住宅小区“五有一纳入”、幼儿园“三件套”做法全国推广、轨道交通迈入市县一体时代、117个老旧小区改造焕新……过去一年,合肥城市建设不断刷新面貌。不断延伸的道路,逐步完善的功能,让城市格局更“博大”,城市品质更“精深”。

作为一家建筑企业负责人,我和我的团队积极投身于合肥市大建设浪潮之中,参建的畅通二环、金寨南路、骆岗公园、轨道交通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竣工,磨店家园、上海路小学以及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如期交付。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进入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我将立足自身岗位,带领团队紧随城市发展步伐,为合肥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贡献力量。

市政协委员王玮: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数智化转型步伐。实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支持开展星火大模型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与更多产业链企业嵌入式融合发展,形成现实生产力。当下,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正在兴起,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数字办公方面,我和我的团队成功构建了以“科里科气、永不落后”为设计理念的智慧会议室并投入使用,实现了组会更高效、使用更便捷、沟通更深入、数据更智能。在个人数字应用方面,我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基于AIGC的“讯飞写作”平台,进一步提高写作效率,并提供创作灵感,可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展望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将赋能千行百业,共筑数智生态。建议合肥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翅膀”。

市政协委员李田:让尖端医学影像技术走向平民化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23年,合肥“四上企业”首次突破万户,净增市场主体17.6万户、总数169万户。企业与城市最好的关系就是相互成就。作为一家医疗企业负责人,我和我的团队切身感受营商环境的“合肥热度”。

过去一年,我带领团队在口腔领域多款产品研发上取得新突破,并携带跨代革新产品亮相国际口腔展,引发了一轮轮洽谈合作热潮。在我看来,生物医药产业是合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尽快出台优秀生物医药产品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今年,我将始终践行“国之大者就是责之重者”的使命要求,带领团队不断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扩大技术领先优势,推动尖端医学影像技术全线平民化。

·记者 王骏超 李想 朱震宇 整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3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