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首页>地方频道>南京>要闻

易积淹水点“一点一案”,“健脑”工程护佑水库安澜,物资人力充分准备

本月1日起,南京已正式进入主汛期。根据影响我市汛期气候的大气环流变化特征,以及对副热带高气压强弱和位置变化等众多因子的分析,同时结合前期我国、我市天气气候特征,预计今年我市汛期气候总体偏差,旱涝并重,涝重于旱,异常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偏强。

如何打赢防汛抗旱这场“关键战”?

多种“手术”齐上阵,20处积淹水点改造工程主体完工

“最近几轮降雨中,热河南路片区没有积淹水产生,在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强降雨中还需再观察,进一步完善相关调度措施。”鼓楼水务集团相关工作人员日前向记者介绍。

2002年起,热河南路周边多个片区频发积淹水现象,其中姜圩路小区(10栋—13栋、51栋)尤为严重,在2022年6月24日的强降雨中积水深度超过1米。“姜圩路小区等片区雨水以重力流方式,经梅家塘、惠民河,最终通过南闸泵站排往外秦淮河,同时段,排往南闸泵站的还有来自中山北路、滨江等地区的雨水。这些地区地势相对于热河南路片区更高,在高水位通过惠民河涌向南闸泵站前池时,地势较低的热河南路片区排水就会受影响,产生积淹水情况。”工作人员介绍。

前年汛期后,热河南路片区积淹水点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工程内容包括:在梅家塘边新建一座雨水泵站,强降雨天气时,热河南路片区雨水经梅家塘雨水泵站调排至梅家塘后进入南闸泵站前池,再机排至外秦淮河,不再与地势高地区排水争空间。与此同时,梅家塘还实施了清淤扩容,水域面积由800平方米增至1200平方米,容量由480立方米提升至4600立方米。

扬子江大道(应天大街—河西大街)积淹水点改造工程上月底也已经完工。“强降雨时,局部段落会有10—20厘米左右的积水,雨停后约20分钟后才能自然排出。”市城建集团工程部部长姚圣龙介绍,因原状路面低洼,原管道设计标准较低,主要管道还存在障碍物缺陷,造成排水受阻。同时,周边地铁工程建设后,原先用于释放雨水的绿地面积大幅减少,增加了雨水的汇流面积。

本轮积淹水点改造工程实施范围从扬子江大道西侧与棉花堤路交叉口至河西大街匝道交叉口,其中,为解决奥体大街地下通道处积淹水点问题,工程施工中将西侧人行道位置原直径400毫米的雨水管扩建成直径600毫米,奥体大街南北两侧的过路管道也同时扩建为直径600毫米、800毫米,一起汇入东侧现状直径2米的雨水管内。为解决河西大街处积淹水点问题,工程一方面将西侧人行道内原直径400毫米的雨水管扩建为直径600毫米,对过街的直径600毫米雨水管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将河西大街匝道低洼点处路面提升30厘米,同时沿线增加90多个雨水箅子,以增加收水能力。

今年我市共推进26处城市积淹水点整治工程,至5月底,已有20项完成主体工程。与此同时,我市还完成了435条道路共3756处雨水管网缺陷整治,清疏5089公里干支管、27.38万个雨水箅子,清捞21.91万座窨井。

隧道、地铁、道路易积淹水点等均制定“一点一案”

相较于热河南路片区,石头城路的水木秦淮街区和晏公庙8号的积淹水点改造动工要晚;其中,晏公庙8号点位去年12月进场施工,水木秦淮望鲸广场点位今年2月才正式施工。截至目前,晏公庙8号雨水泵站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已经完成,水木秦淮望鲸广场点位施工单位已经进场实施泵站基坑桩基作业,项目计划10月份完工。

“对于没有完工的积淹水点改造工程、尚未进行改造的易积淹水点,以及城市隧道、地铁等地下空间,均制定了应急处置‘一点一案’及相关防汛排涝专项预案。”市防办处长李宗超介绍。

市城建集团负责管理47座城市隧道和33座地下过街通道,早在今年4月,该集团就完成了所有隧道、过街通道的“健康体检”。目前,市城建集团每天都会组织多轮巡查,其中既有专业车辆巡检,也有视频轮回巡检,一旦发现隐患,立刻排查原因,开展整治。

南京地铁在建线路11条、198公里,运营线网13条线路、226座车站、473公里,其中地下车站165座、地下线里程265公里。南京地铁集团也已早早完成施工现场和周边排水系统管网的检查,重点保障已迁改雨水管网畅通。针对隧道洞口、下沉式广场、连接通道等易淹水倒灌区域,地铁集团均开展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每处风险点位均编制形成防汛“一点一案一图”(一处风险点位、一份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张应急备战图)。与此同时,地铁集团通过加大雨量计、风速仪、区间水位标、淹水监测仪、视频监控等设备的布设力度,不断提升地铁线网防汛风险感知的精准度。

“减肥”+“健脑”,251座“大水缸”安澜有保障

“土方清淤已经全部完成,正在蓄水,一方面等待天然降雨,另一方面通过皂河引滁河水进入。”六合区水务局工程管理科相关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位于竹镇镇的解放水库建设年代较早,淤积较严重,与建库之初相比防洪、灌溉能力均有所下降。本次清淤累计清出50万立方米淤泥,这也意味着库容恢复了50万立方米。

同处六合区的海平庄、唐娄两座水库的清淤工程也已完成,两座水库共恢复了35万立方米库容。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我市今年共有8座水库实施清淤,工程全部完工后将至少恢复130万立方米库容。

市水务局运行管理处二级调研员郭伟忠介绍,我市共有水库251座,承担着防洪减灾、供水保障、农业灌溉、生态环境改善等重要功能,总库容达到5.74亿立方米。因大多数水库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经多年运行,部分水库淤积较严重。为此,我市去年起分批对87座水库实施清淤工程,在保证水库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恢复兴利库容。

在对水库进行“减肥”的同时,我市还持续实施“健脑”工程,更加“聪明”地应对强降雨天气。

“过去都是根据经验进行预降,现在可以实现更精准化调蓄。”浦口区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象山水库利用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打造了“智慧大脑”矩阵平台,其中,信息平台构建了由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防汛“三道防线”,研发了防洪预警模型和防洪仿真预演系统,具备正向、逆向预演功能。“一场强降雨来临,根据天气预报的降雨量,依托防洪仿真预演系统,就可以精确计算出水库的汇流量是多少、水位会涨多少、泄洪时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有多大等,根据这一系列研判,可以更充分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人员说,象山水库这一“矩阵平台”将在今年汛期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矩阵平台”目前已覆盖象山水库、老鸦坝水库、赵村水库等,让一座座“大水缸”安全度汛有了更多保障。

备齐物资、人力,实施多轮演练,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

5月31日,在进入主汛期的前一天,我市进行了全市范围内的防汛抢险大演练,来自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及各区防汛抢险队的11支队伍齐聚现场,先后实战演练了渗水险情、管涌险情、滑坡险情、钢木土石坝封堵决口、水上救援等9个科目。

另外,各区、各相关单位等均进行了演练。例如,今年4月26日,来自主城六区、南京地铁集团、南京城建集团隧桥公司、市防汛机动抢险队等的9支防汛抢险队伍、18辆移动泵车在我市龙潭防汛抢险训练基地展开泵机操控“竞技”。

打赢防汛抗旱关键战役,物资、人力等储备至关重要。截至目前,全市共储备“三袋”(草包、编织袋、麻袋)710万只、块石40.3万吨、木材3900立方米等防汛物资,落实排涝移动泵车82台(含龙吸水2台)。市级组建抢险巡查队伍41支2858人,各区落实抢险巡查队伍706支约2.8万人。另外,我市还通过增设水雨情、易积淹水点、排涝泵站、视频监控等监测遥测站点完善立体感知体系,不断提升防汛调度信息化水平。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04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