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

首页>地方频道>芜湖>要闻

以税赋能 助推企业攀“高”逐“新”

□记者 陈旻

科技创新有活力,产业发展才有动力。如何激发企业作为科创主体的活力?加助力,减包袱,相辅相成。

在当下芜湖全力优化创新环境的实践中,我市税务部门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和建设,在创新浪潮中当好“摆渡人”,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税收动能。

税惠“上门”为企业创新“鼓劲”

从2022年开工投产,到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营收破3亿元,安徽信义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跨越发展“三连跳”。

近年来,信义新能源全力投身到光伏胶膜产业项目建设中,该项目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复杂的账务处理让企业在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上犯了难。得知情况后,当地税务部门组建“快反团队”上门辅导,仔细核对企业项目资料,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申报,依法合规享受到5300万元的留抵退税。

在税务部门精准辅导下享受税惠红利,解决了项目建设难题的还有芜湖市容川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应用于风力发电行星架等关键架构高硅固溶球铁QT500-14研制及其产业化”项目正处于关键试验阶段,税务部门组织“税助发展”服务团队深入重大项目承建企业,精准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信用贷融资政策”。

“‘税助发展’服务团队多次上门调研,跟进项目进度,定制税费政策服务包,为我们今年2月项目完工注入‘强心剂’。”容川机电财务负责人赵武介绍说,“去年以来,我们不仅通过‘信用贷’到账低息贷款650万元,同时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购置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收优惠118.2万元。在公司项目推进建设的重要时期,极大地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

不断“加码”的税收优惠政策给了企业走好走稳的激励和信心。聚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市税务部门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研发的引导和支持,确保税惠红利从“纸上”落到“账上”。

“量体”服务让企业有呼必应

位于高新区的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首批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实力雄厚,也因此,企业的涉税业务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复杂性和密集性。

为更好承接企业办税需求,属地的弋江区税务局依托5G智慧办税服务厅,为科创企业开通“智慧税务·弋窗通办”专属绿色通道,设立2个征纳互动“虚拟坐席”,提供“智联呼叫”远程协办服务,为企业精准推送政策、实时答疑解惑。

“通过‘智联呼叫’系统,税务干部‘一对一’为我们线上讲解适用的税费政策,帮助企业依法合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35万元。”问天量子财务负责人黎斌表示,“实时获得专业解答,足不出户就能高效办税,这让我们有更多精力放在研发上。”

类似的点赞声,同样来自各类企业。记者了解到,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为企服务效能的主题,我市各级税务部门深入了解企业“难点”“堵点”,及时解决企业涉税诉求,确保企业需求能够及时得到回应。税务部门建立起“事前宣传政策,事中解决问题,事后总结优化”的全链条服务,针对各类型企业,量身打造纳税服务、宣传辅导方案,定期问计问需,“一对一”解决企业重点涉税事项,为企业前行精准“导航”。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16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