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岁生日前,小斌(化名)收到一份“特殊礼物”:外省某检察院寄来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书。
小斌曾是一名叛逆少年,有多次盗窃前科。天宁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王鑫和小斌结对帮扶一年后,小斌彻底告别过去,开始新生活。
王鑫和小斌的事例,是常州探索“涉案未成年人”结对帮扶机制的缩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不仅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更和社会治安和谐稳定息息相关。”副市长、公安局长于贵平介绍,常州公安创新“涉案未成年人”结对帮扶机制,主动化解不确定风险隐患,真正实现帮扶一人、温暖一家、安宁一方的目的。两年来,711名被帮扶人员中,90.9%的人员浪子回头未再次违法犯罪,其中205人回归了学校或找到了工作。
2022年9月,市公安局精心谋划,开展首轮100名重点未成年人结对帮扶,建立“2+2+N”帮扶团队,第一个“2”为政法系统机关干部、社区民警,第二个“2”为社区干部、心理咨询志愿者,同时扩充“N”支力量,即根据实际需要,吸纳教育、民政、妇联、团委等部门工作人员加入。
帮扶团队根据帮扶对象违法犯罪的原因、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性格特征,量身定制“一人一档案”“一人一对策”“一周一联系”三项帮扶举措,科学制定帮扶方案。刚和小斌结对时,王鑫针对小斌的情况,制订了一个“三步走”计划,帮助小斌脱离原来的圈子,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今年4月,小斌升职成为工厂所在生产线的副班组长。
2023年,市公安局又梳理出400余名帮扶对象,分批组织公安机关各级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其他政法单位也加入帮扶计划,被帮扶对象共计711名。“我们建立了线上的工作平台,推送帮扶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和罪错动态,实时记录帮扶现场情况,帮扶工作可记录、可追溯、可评估。”市公安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刘辉说。经过帮扶教育,表现向好的一些少年,市公安局积极与教育部门、爱心企业对接,为其提供教育、工作平台,鼓励他们回归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或者学一门技能,找一份工作,实现自食其力。
16岁的小轩(化名)是漕桥派出所所长沈晓东的帮扶对象。帮扶开始时,沈晓东和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密切关注他的情况动向,当小轩又一次在外作案被抓后,立即联系小轩当保洁员的父亲。在派出所,沈晓东拉过小轩父亲粗糙干枯的双手,让他好好摸摸看看,体会一下父亲的艰辛。小轩明显被触动,流下了眼泪。如今,小轩和小斌一样,已经悔过自新,在上海学习理发手艺。一次视频聊天时,小轩看到沈晓东的白发越来越多,便记在了心里。今年春节假期,他特地来到派出所,帮自己的沈叔叔染头发。
“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孩子的祝福,感谢你们的教育引导。”今年3月8日,俊俊(化名)的母亲开心地告诉南大街派出所教导员翟晓雯,俊俊目前在学校表现良好,各方面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翟晓雯是俊俊的“警察妈妈”,翟晓雯不仅加强沟通联系,送去学习用品,还带俊俊参观盛宣怀故居、瞿秋白纪念馆等,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远离不良交友圈。“帮扶团队除了完成‘规定动作’,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积极创新采取‘自选动作’。”刘辉说,通过加强对思想引导、教育转化、线索挖掘等工作经验总结,积极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具有特色亮点的“常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