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2024年“最美医生”。10名个人和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老年护理团队光荣入选。记者从六安市获悉,来自金寨县麻埠镇齐山村海岛卫生站的“孤岛”医生余家军光荣当选。
他坚守20多年
只因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在六安市金寨县响洪甸水库1400多平方公里的库区,山水相连、碧波万顷。
库区深处有一个被称为“海岛”的孤岛,原本是大别山深处的一个秀美山村。上世纪50年代修建响洪甸水库,山村变成了东西两座孤岛,从此,村民出行全靠行船。这也是乡村医生余家军的家乡。
1999年,21岁的余家军从卫校毕业回到岛上,不久父亲查出直肠癌。一天夜里,父亲犯病狂吐不止,家里只有一艘木筏,划到岸边用了3个多小时。黑黢黢的夜,冰冷的风,呻吟的父亲,他第一次感觉到,无助能使划船的3小时长过一辈子。
临终前,父亲拉着余家军的手说:“军子,咱们海岛组缺医少药,你学过医留下来吧。”余家军答应了,一守就是20多年,余家军和妻子驾着小舟问诊,走遍了周边200多户村民家。
余家军的老家在海岛组东面,为了让村民看病方便,他在海岛组中间地带修了间船屋,挂上了“麻埠镇齐山村海岛卫生站”牌子。
起初,船屋也破陋不堪,“脚底是木头,头顶是木头。最难熬是冬天,水汽透过木头钻进被子,一觉醒来脑壳疼。在桌上放杯水,第二天能结冰。”
2014年,地方政府介入下,余家军的船屋经过整修改造,木头换成了钢板,屋子的密封性也更好,他觉得“家”里暖和多了。
他不仅是医生
还是留守村民的陪伴者
上世纪50年代,因修建水库需要,金寨县最繁华的金家寨、麻埠等乡镇沉入水底。搬迁大潮中,极少部分村民故土难离,目前,仍有200多人住在岛上,其中,100多人常年在外打工。
对留守在岛上的老人们而言,余家军不仅是医生,更是陪伴者。
余家军摊开的记录簿上,总共41元药费,病人只用出14元。事实上,对村民而言的“便宜药”,都是余家军正价垫付而来,每销一笔,他要拿着单据到上级卫生部门替村民报销。按道理,余家军每次出诊产生的费用至少15元,这包括汽艇燃油费、出诊费。但这些,他从来没向村民们提过。
余家军的卫生站收入主要是药品零差率补助和公共卫生补助。此外,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妻子吴起娇种植茶叶。为了陪孩子读书,妻子吴起娇不得已到镇上租房。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
“跟我一般大的年轻人都出去了,说不羡慕是假的。要是我走了,这些老乡该怎么办?”余家军说。
2018年,随着脱贫攻坚政策力度加大,余家军说,海岛组贫困户普遍能获得20万左右购房补助,因此,越来越多村民在县城、乡镇买了房。
“18年前村里还热闹,现在只有200多人了,以后还会更少。但只要村里还有人,我就留下来。”对于未来,余家军很坚定。
他身份的转变
孤岛吸引更多公益力量
2013年5月,余家军登上了中国好人榜,而后又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随着他身份的转变,更多公益力量延伸至这座不为人知的孤岛。
海岛组之外的村民也慕名而来。金庄村民组9岁男孩徐勇昆被查出患有脑瘤,余家军为男孩联系北京一家医院,并通过合肥公益组织为其捐款。徐勇昆的家人不敢相信,孩子得了这么重的病,没花一分钱就能康复。
从2017年至今,余家军更忙了。
作为六安市人大代表,他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和提高待遇的建议》成了该市的一号议案;与齐山村176位贫困户签约,每年都要为签约户提供2到6次上门服务;他还主动扛起扶贫的重担,通过“好人朋友圈”,他为海岛组贫困户赵如全、张广友、刘伟青销售了总共近万元的茶叶。
余家军坚守孤岛20多年,用“爱”书写了孤岛不孤的动人篇章,用“仁”呵护村民生命延续,深得百姓赞誉。
敬业的人生最美丽,无论阴晴雨雪,还是风急浪高,余家军从不拒绝出诊,他救死扶伤、心系乡亲,以“终身扎村”夙村民健康之愿,诠释了一名乡村医生的职业道德风范。
合肥通客户端- 合报全媒体记者 王峰 唐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