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表示,全国29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已经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记者从南京市建委了解到,2024年我市城市体检得分87.65分,比2021年提高近5分。
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城市体检工作部署,选取南京等11个城市作为首批全国试点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旨在推动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列了“住房、小区(社区)、街区(街道)、城区(城市)”共计4个维度61项基础指标体系,而南京在此基础上,围绕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要求,以城市更新行动和精细化建设管理为抓手,结合市“十四五”专项规划等内容,补充了一批南京特色指标;通过建立覆盖全域的区级体检评估体系,并综合运用兴趣点大数据、网络地图等科技手段,准确识别城市“病灶”所在,补短板、开“药方”。
市建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交通问题是大城市的痛点和难点。在开展城市体检中,我市利用百度、高德数据和平均通勤距离之间的匹配关系,准确定位交通断点、小微堵点、停车难点,为精准实施交通领域补短板提供参考。如市建委会同市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持续开展断头路、瓶颈路打通,每年完成15处以上小微堵点改造,纳入年度城建计划和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24年,我市继续开展城市体检,组织各区并发动街道、社区开展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共收集群众有效问卷7514份,围绕住房、社区、街道、城市等4个维度84项体检指标,形成南京的年度体检评估报告。
经分析评估,2024年我市城市体检综合评分为87.65分,城市健康状况良好,全市在燃气安全、小区智慧化改造、多功能运动场地和绿化活动场地覆盖、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等多个方面表现突出。相较于2021年体检评估的82.92分,2024年得分提高了4.73分。
开展体检是为了抓好城市更新。倪虹在记者会上表示,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共识。记者了解到,南京也将坚持“无体检不更新”要求,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
今年,全市城市更新项目实施计划已经发布,既有石榴新村、小松涛巷这样的优化居住环境项目,也有全民健身中心、玻纤院等老旧楼宇和厂房改造。对于城市体检中发现的问题,将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加以解决,破题“大城市病”,让南京这座城市越来越健康和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