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

首页>地方频道>盐城>要闻

市财政局重抓强基固本推动财政运行提质增效

2024年,市财政局聚焦“四个三”工作布局,牢固树立“大财政”理念,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不断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为中国式现代化盐城新实践提供坚实财政支撑。

一、量质并举,推动财政平稳有序运行。抓紧抓实收入组织,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一是努力提升收入质量。努力涵养培育优质财源,优化收入结构,围绕年度收入预期目标,强化收入组织,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过“紧日子”作为长期坚持的方针,把紧把严支出关口,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严控一般性支出,进一步整合优化专项资金,提高资金分配靶向性和集中度。三是兜住兜准兜牢“三保”底线。始终将基层“三保”摆在财政工作的最优先位置,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足额安排“三保”支出。强化重大民生政策管理,加快建立“三保”清单制度,完善基层财政运行监控机制。

二、加力提效,全力以赴支持高质量发展。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要求,聚力支持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一是积极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助力高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企业股改上市。完善天使基金、科创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体系,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二是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支持新型工业化、打造长三角产业发展新空间为重要任务,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统筹各类财政资金,支持“5+2”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促进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三是多措并举助企业稳增长。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调整优化财政涉企政策,加快资金分配拨付和融合使用。发挥财政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确保实现引导信贷投放不低于110亿元的目标任务。四是有力有效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培育“6+N”农业全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小田变大田”改革。支持开展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聚力支持,助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支持生态保护,助力发展绿色能源,促进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支持我市建设生态休闲大花园。一是大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支持湿地保护修复,助推“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支持互花米草治理和侵蚀性海岸治理,打造最美海岸线。二是鼓励壮大“生态+”经济。积极支持全球滨海论坛在盐设立秘书处,做好“世遗+旅游”文章,支持创建一批具有滨海风情的特色城镇和特色旅游村,助力打造国际生态会客厅。三是促进扩大双向开放。积极支持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挥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作用,助力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和开发园区等级创建。支持盐泰锡常宜铁路盐城段建设、滨淮高速等建成通车。四是支持做好“能源+”文章。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促进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布局、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发展。助力低(零)碳产业园建设,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

四、坚守底线,扎实防范地方债务风险。统筹促发展与防风险,健全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债务管控各项措施走深走实。一是推动政府性债务“双降”。严格落实化债举措,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实现政府性债务规模和债务率持续下降,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债务风险等级转绿。二是全面加强平台债务管理。从严从紧设定债务管控目标,严格落实新上项目“四个提级”管理,加快盘活存量资产,多措并举控降债务增速。三是降成本调结构。积极用好金融支持化解平台债务风险政策,持续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有效防控债务风险。四是筑牢债务风险防线。强化债务风险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置,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切实守牢不发生债务风险底线。

五、民生优先,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民生领域财政保障,确保民生支出占比继续保持80%以上,各项民生政策足额兑现。一是全力以赴稳就业。充分发挥就业补助专项资金、创业担保贷款等作用,多渠道支持稳岗扩岗、就业创业。二是支持医疗教育发展。助力医疗机构内涵提升、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助推医院临床专科和县域紧密型数字化医共体建设。支持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并进。三是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实施。四是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助推新四军纪念馆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释放红色文化底蕴魅力。五是筑牢特殊群体保障底线。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保障,持续支持长者幸福食堂、无障碍环境建设,支持增加优质托育服务供给。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加大临时救助保障力度。

六、科学谋划,深入推进财政管理现代化。从更宽视野、更长周期、更广领域谋划推动财政改革工作,努力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一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聚焦绩效管理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开展市本级全成本试点项目财政评价工作,探索将事前评估与零基预算有机结合,更加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二是深化财政监督检查。完善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制定出台我市加强财会监督的工作方案,围绕上级关注重点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健全财会监督结果与预算安排、资金管理、完善政策相挂钩的机制,切实提高财会监督的权威性、震慑力。三是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修订完善我市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切实履行好政府出资人职责,规范政府出资预算管理,健全基金绩效考评体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163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