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

首页>地方频道>池州>要闻

山水入画绘就“花海红光”

青阳县杜村乡红光村借力“田园山水”,深入挖掘乡村生态、旅游、文化价值,实现产旅快速融合发展——

山水入画绘就“花海红光”


红光村航拍图。 通讯员 杜宣 摄

远山苍翠、近水涟漪,夏日里的青阳县杜村乡红光村宛如山水画卷,引人入胜。

红光村位于九华山西麓,两条朝山古道交汇于此,八都河水自山间蜿蜒而过,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等优势,为该村蓄势腾飞留足了发展空间。近年来,红光村依托“花海红光”特色党建品牌,借力“田园山水”,深入挖掘乡村生态、旅游、文化价值,着力打造“农业观光游乐研学基地”和“八都风韵康养旅居休闲地”,实现产旅快速融合发展,2023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07万元。

“水湍谷险”激起致富浪花

临近夏至,天气渐热,景区漂流正成为游客消暑纳凉的选择。位于红光村的情缘谷景区适时开放,吸引不少外地游客来此感受水流带来的冲击与快感,领略沿途的山水风光。

“今天和家人一起过来体验下,开始还觉得有些凉,但顺流而下应对不同的水流变化后,身体立马‘热’起来了!”行程结束,浑身早已湿透的游客田思雨仍感到意犹未尽,“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来玩。”

打造情缘谷景区源于几年前的一个“机遇”。彼时,尚在寻求转型路径的红光村,因森林茂密、峡谷幽深,被投资者嗅到致富商机——利用地势落差开发探险漂流,发展水上游乐业。想法提出,乡、村两级共同努力,情缘谷漂流项目顺利在红光村落户。

“2023年,我们接待人数约3.58万,营收额500余万元。目前景区已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青阳县情缘谷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跃武告诉记者,随着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情缘谷也在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当前正计划在漂流平缓区打造一处互动体验区,进一步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

情缘谷景区的火热,辐射带动着红光村餐饮、民宿等服务业发展,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年近六旬的村民柯书贵未曾想到,在外打了一辈子工的他,有朝一日也成了老板。谈及回乡创办农家乐的感受,他这样说:“在外面那么多年特别想回家,现在守着这三层小楼,每天虽然很忙,心里却踏实。”

如今在红光村,和柯书贵一样感到踏实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全村已建成18家民宿与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150余人,年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00万元。

“花海茶山”结出富民果实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红光村村两委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打造“花海茶山”,走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增收”的新路子。

“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这是红光村结合村情实际采取的发展模式。2015年,该村引导36户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注册成立了青阳县八都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共流转村民闲散田、撂荒地300余亩,并引入安徽福森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安徽灵战农业开发公司,分别建成300亩紫薇花海苗木培育基地和100亩生态采摘园。

几年间,“花海茶山”开始开花结果:青阳县朝山茶业专业合作社在红光村落地,茶叶加工厂带动就业20户、户均增收3000元;紫薇花海苗木培育基地和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园,直接带动就业近80户、户均增收8000元。

“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新模式,通过做活土地文章、发展特色产业、盘活资产资源,赋能乡村振兴,一直是我们村两委工作的重点。”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朱立钧说:“现在我们村集体家底更殷实,村民腰包也更鼓了,发展更有信心了!”

走进红光村,站在村口牌坊下,便知朱立钧的信心不无道理。近观,紫薇姹紫嫣红,陌上花弄影,恍若红海波光粼粼;远眺,山峦连绵起伏,风起云在流,茶枝摇曳茶韵飘香。不远处的生态采摘园内,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村民徐华银踏着轻快脚步漫步其中开展每日巡查。

“有了采摘园以后,土地流转避免了荒废,我们到这里来做工,每年还能增加3万多元收入。”徐华银心里美滋滋的。

“养生润心”留下八方游客

和多数发展旅游的乡村相似,红光村也遇上了从“欢迎游客来”到“让游客留下来”的“转换难题”。为了给游客“留下来”的理由,近年来,红光村动作频频,以“留客”之名丰富旅游产品、拉长旅游链条。

成立朝山旅游开发中心是该村迈出的第一步,以此为起点,红光村围绕“吃、住、游、娱、购”等旅游要素,初步实现“资源统一开发、对外统一推广、服务统一接待”。

“我们主要抓住了两个关键词——旅居和研学。这两年,朝山沐野木屋旅居营地、八都禅院康养基地、朝山长街宴、红色影视基地、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农旅融创中心等项目陆续开发,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红光住下来。”朱立钧告诉记者,红光村还承接了旅游文化节、戏曲马拉松、灯光音乐节、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等一系列文旅活动,深受游客欢迎。

“红光村给我的感觉很独特,它不仅仅是一个乡村,更像是一个大的景区,但又没有那么重的商业气息,服务很周到,住在这里舒心惬意。”游客丁成军慕名而来,在此住了两天后,给出这样的评价。

党建引领,文化赋能。红光村党建馆仿佛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村史、党建工作特色和亮点以多种形式展览,将红光村的沧桑变化一一呈现。

据朱立钧介绍,以党建馆为中心,红光村深挖亮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目前已详细规划出“红色初心之路”“绿色振兴之路”“橙色共治之路”3条参观线路,同步建立“一名讲解员+一份解说词+一条参观路线”的观摩教学点,让游客在旅游中“养生润心”,感受精神共鸣。

朝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未来,红光村正在加快部署:按照“一核一环一带三区”空间布局,有序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治理等5个方面19个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推动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工作落实,奋力谱写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篇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106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