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伴随着轰鸣声,在万亩示范方的稻田间,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沿着设定好的路径均匀喷洒肥料。田垄上,国家税务总局南通市税务局的菁税志愿服务小队正在为十总镇农业合作社的农民讲解税收优惠政策,辅导当地农业合作社向新发展。
“以前每次施肥打药都要雇十二、三个人连轴干。现在有了农业无人机,200亩地用不了4个小时就能浇灌完。”回忆起智慧农业带来的变化,育民村新型合作农场主朱将林感慨地说,“去年,我们对生产基地进行了新能源改造,6台柴油烘干机全部置换成绿色电能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我们的作业成本。有了这些循环式的智能烘干设备,农民可以自己烘干稻谷,24小时内就可以出粮,不仅出稻率提升了两成,每斤水稻的价格也涨了。”
对于税务部门长期以来的精细服务,朱将林介绍,每年春种秋收时,税务部门都会及时上门为大家讲解农产品免税发票开具申报的相关事项,还为农户们准确计算能享受到的税收优惠,让大家对种出更多更优质的粮食充满信心。
走进金沙街道番茄小镇农业基地,连栋的智能大棚映入眼帘。“这是我们采用的无土栽培技术。以椰糠为基质、水肥一体化作补充营养,优势在于无污染、无病虫害,且可以反复使用”。南通悦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喜向前来调研的税务干部们介绍基地种植新技术。
基地不仅在种植技术上实现了更新升级,在养护设备上也用上了高科技。何喜介绍,基地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智能系统,只要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灌溉施肥参数,就能精准配比水溶性肥料。农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品相口感都能得到精准把控,产出效益也更可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税费优惠政策多有助力。2024年,企业享受各项税费减免16.4万元,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单产及品质提供了支持。
接下来,南通市税务局将持续以服务和政策赋能智慧农业发展,以税惠农、以税助农、以税兴农,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