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小区空调随意布放拉接管线的现象,提升市容市貌,减少邻里矛盾?近日,记者从建设部门获悉,《合肥市居住建筑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技术导则》(试行)正式发布。该项新标准出台后,不但可以为房屋节能减排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填补安徽在空气源热泵应用的空白,还有望给居民们带来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新标准提升住宅建设品质
所谓空气源热泵系统,指以空气为热源和热汇,利用热泵技术,实现制冷制热,包含空调系统及生活热水系统等,有助于推动建设低能耗建筑。
在合肥市,空气源热泵热水工程应用已久。随着热泵技术应用的提高,越来越多住宅项目采用户式空气源热泵系统代替传统空调采暖制冷,既提高居住舒适度,也降低能源的消耗。
空气源热泵的使用,需要在建筑规划设计时留有一定的设备平台空间,同时还要兼顾空气源室外机的通风、换热环境,是一个系统应用工程。
随着空气源热泵技术等广泛推广应用,引领建设技术创新,满足居民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品质需求。通过本次新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空气源热泵工程应用,提升住宅建设品质,充分发挥在建筑节能方面的减碳作用。
对空调室外机安装提出规范要求
过去,对空调室外机设置位置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定,随意布放拉接管线现象十分普遍,建筑立面杂乱无章严重影响市容。同时,有的机位尺寸不合理,造成安装维修困难,甚至出现掉人掉物的风险,容易引起邻里之间矛盾。
因此,新标准专门对住宅建筑中空调室外机平台的设置,提出了规定。要求建筑平面、立面设计时,应同步确定空气源热泵室外机平台的位置和尺寸,进行一体化设计。
空调室外机平台的位置应安全牢固,利于通风散热,便于安装维修,减少机组散热流、噪声等对室内外环境干扰,符合当地气候特征、户型特点、立面造型和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要求。
设计采用空气源热泵供冷、供暖、供水的户型,每户宜设集中的室外机平台。除设置户式集中空调室外机位的户型外,每个居住空间均应就近设置一个分体空调室外机位。
系统末端设备布置,不应占用房间使用面积,影响使用功能;安装应牢固,避免老人、儿童碰撞受伤,且不影响消防设备安装使用。
合理应用缓和小区热岛效应
由于空调广泛使用,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对身体健康、能源消耗和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空气能应用后,能有效缓和小区热岛效应,提供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相关专家指出。
此外,空气能没有日照要求,对建筑物朝向也没有限制,适于广泛应用在各种建筑物。而且,空气能的使用成本大约是电的1/4、燃气的1/3、太阳能的2/3,可有效降低碳排放。
新标准明确,为了保障空气能的合理应用,新建建筑空气源热泵系统应满足运行平稳、安全高效及安全环保要求,室外机平台的设计工作年限应与主体建筑同寿命。改建、扩建建筑增设空气源热泵系统时,应对原有部位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进行复核,不得影响建筑原有的使用功能、安全及消防性能。
在供暖与空调系统设计方面,新建住宅供暖末端优先选用地板辐射供暖、低温水散热器;供冷末端优先采用直膨式末端或风机盘管,并合理优化气流组织,送风气流不宜直达人员长期停留的区域。通过优化室内的气流组织,减少温度梯度。
在热水系统设计上,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直接加热、储存、输配生活热水的设备、材料和管件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热水的原水水质,应符合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