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合肥智算为数字经济注入澎湃动力,全市算力规模已超8000P

算力,如同农业时代的水利、工业时代的电力,已成为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作为智算中心城市,合肥已构建起一条“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基础应用技术+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10月31日,记者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截至目前,我市算力规模已超过8000P。

中贝合肥智算中心

本土智算中心完成首批国产算力交付

10月25日,中贝合肥智算中心与知鱼智联签署算力集群交接书,完成首批华为910B算力集群交付。

早在2023年9月,中贝通信在国家级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55亿元建设中贝通信华东基地,包含智能算力中心及锂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其中,中贝合肥智算中心计划总投资35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提供25000Flops FP16智算能力,首期算力已于2024年7月26日正式上线。

“此次向客户交付的算力集群,是以公司战略合作伙伴华为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为底座的国产先进智算集群,在训练大规模语言模型时的利用率超过80%。”中贝通信副总裁饶有根介绍,接下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为合肥及华东区域在智能驾驶、新材料、低空飞行等领域提供算力底座。

以新能源产业为例,记者了解到,中贝通信积极探索绿色算力,未来将打造安徽首家“低碳AI智算中心”,目前正加快建设光伏系统降低能耗,还将应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系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在数字时代,智算集群被视为AI时代与水、电、气一样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础设施”,全国各地智算中心的建设如火如荼。作为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智算中心为数据存储和处理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

去年10月24日,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平台在合肥上线,一年里,该平台攻克了诸多“疑难杂症”,解决了500多次以上的基础软硬件问题和模型适配问题。

时隔一年,由科大讯飞、华为、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三方联合打造的国产超大规模智算平台“飞星二号”正式启动,将带来新模型新算法的持续适配和智算集群规模的再次跃迁,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市智能算力水平将再上新台阶。

智算机房

“巢湖明月”算力集群初具雏形

在合肥高新区燕子河路与大龙山路交口,长宽高均10余米的“玻璃立方”十分醒目,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耀眼的光芒,这座科技感十足的建筑便是合肥打造的“巢湖明月”算力集群一期项目——合肥先进计算中心。作为新一代算力集群,它犹如一轮明月,支撑战新产业的算力需求。

走进合肥超级计算机“巢湖明月”,会发现它占据着上下4层200多平方米的超大空间。“这台超级计算机光服务器就有1500多台,拥有19.2万的CPU核心。”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张云蕾介绍,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为12P,即每秒1.2亿亿次,相当于3万多台酷睿i7处理器的个人电脑,堪称“最强大脑”。

这是什么概念呢?张云蕾打了个比方——“全国14亿人,每人每秒做一次计算,需要将近100天才能做完1.2亿亿次,而我们这台超级计算机1秒就能完成。”

如此强大的算力意味着什么?当下,算力已和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算力的支撑下,产业数字化正迸发出巨大的潜能,城市智慧化也正迭代焕新。

早在2021年6月,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正式运行。张云蕾介绍,建设“巢湖明月”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合肥市综合性科学中心对于科学计算算力的需求;二是服务于安徽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的发展;三是解决城市治理对于算力的一系列需求。

3年来,随着一系列算力基础设施的加速构建,已建成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合肥人工智算中心、与科大讯飞共建3000P级算力集群,量超融合计算中心正在全力建设中,一个庞大的“巢湖明月”算力集群雏形初具。

截至今年7月,“巢湖明月”合肥新一代算力集群已累计服务超600家科研院所和企业,支撑3000余个学术科研项目。未来,“最强大脑”强大的计算能力将广泛地应用在社会各领域,让算力成为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

合肥市算力规模已超8000P

算力、算法、数据,被视为数字经济的三大“支柱”。根据中国《“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10%。

如果说数据作为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石油”,那么算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作为安徽三大智算中心城市之一,合肥已构建起一条“底层硬件+数据计算+基础应用技术+智能终端+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条。乘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东风,合肥正加速构建一体化算力网。

截至目前,我市算力规模已超过8000P。其中,智能算力规模约7900P,主要包含合肥通用人工智能计算集群、中贝(合肥)AI智算中心等2000P以上的智算中心;通用算力规模256P,包含了安徽电信、中国银行等建设的云计算中心;超算算力约24P,包括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城市云数据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级计算中心等超算中心。

为加速多元算力统筹集聚,市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责任人介绍,将按照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相关要求,着力整合数据中心资源,提高存量数据中心利用率,全市通用计算数据中心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5%。同时,聚焦“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云,发展新型数据中心,推动低效益、高能耗数据中心改造升级。

在探索量子计算与传统高性能计算融合方面,该负责人表示,会支持有条件单位面向社会提供量子计算云服务。“我们将引导和支持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材料化学、生物医药、金融工程、气象预测等企业,积极探索超量融合在各行各业应用落地,加速形成下游示范应用效益。”

“算力”作为新质生产力,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倍增和持续效应,更是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撑力和关键驱动力。

下一步,合肥将持续推动智能算力有序发展,加快实现智能算力供需平衡。“为此,我们会聚焦芯片、计算框架、基础软件、集群技术和重点行业应用,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推动智能算力建设,同时强化人工智能算力供给调度,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满足通用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迭代的算力需求,支撑大模型核心技术攻关。”该负责人说道。

财经眼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李润媛 实习生 王慧玲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82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