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传媒记者张 怡
8月1日当天中午12点,路桥区金清镇186艘专项特许渔船驶向大海,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
在金清渔港检查站,数字大屏上显示着各条渔船的实时位置。“依托渔船精密智控系统,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每条渔船的航行状态、进出港时间等信息,为渔船安全生产保驾护航。”金清渔港检查站工作人员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金清镇濒临东海,湾岛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粮食种植面积约3.5万亩、瓜果蔬菜种植面积约4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约7000亩,是传统农业大镇。近年来,该镇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先后获得浙江省特色农业强镇、“机器换人”示范乡镇、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等荣誉。
构建现代化农事服务体系
在路桥区农垦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设备轰隆作响。稻谷经过烘干、过筛等程序,沿着传送带落到货车车斗里,然后被运往粮仓储存。
前段时间,受今年第3号台风“格美”影响,大批农户抢收稻谷。这两天,该农事服务中心的17组谷物烘干机全负荷运转,日均烘干量达400吨。
“稻谷水分低于13.5%才算达标。”工作人员介绍,按照传统晾晒方式,大约需要一周时间,而使用谷物烘干机,仅需要16至18个小时。
路桥区农垦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坐落于金清镇黄琅村,总投资2000万元,分为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稻麦烘干中心、农技服务中心等8个功能区,共有植保无人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65台套,每年服务面积超10万亩次,帮助农户减少人力成本30%。
作为路桥区农垦场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运营方,“新农人”梁君从小看着爷爷与父亲弯腰挥镰,他一直希望能改变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作为年轻人,我要把新设备、新技术带到家乡来。”梁君通过自己的努力引领推进金清镇农业现代化。
今年以来,金清镇实施共富“禾”伙人计划,邀请镇退休干部、2020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获得者林义钱等作为农技导师,开展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如今,越来越多像梁君一样的“新农人”出现在田间地头。
打造智能化水产养殖标杆
7月底,金清白沙区块小棚养殖的首批80万斤白沙南美白对虾上市,以21元每斤的价格全部售出。
“我们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壳薄、个大、味美,品质很好,主要销往成都、福建等地,挺受市场欢迎。”台州市丰产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管庆福说。
高品质的背后是“高科技”的加持。管庆福曾在江苏、宁波从事南美白对虾养殖5年多,饱受传统土塘养殖模式“靠天吃饭”的困扰。去年回归家乡发展,他选择与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进行产学研合作,安装自动投料系统、水质监测系统等,实现南美白对虾养殖全流程精细化管理。
和以前每天守在土塘边不同,管庆福现在过上了“云养虾”生活。“通过手机就能监测水的酸碱度、温度、盐度、溶氧量,还能远程控制设备,调整虾的生长环境,很方便。”
当前,白沙南美白对虾养殖加工项目二期正在加快建设中,预计10月投入使用。与一期的土塘养殖模式不同,二期采用高位池养殖模式,占用空间更小、养殖密度更高,效益也更可观。
此外,管庆福还在探索“一蟹一盒”工厂化养殖模式。“一只青蟹‘住’一个盒子,避免互相残杀。养殖所用的水经过沉淀、过滤、杀菌、增氧等工序处理,也比较适合青蟹生长。”管庆福表示,除养殖项目外,他还计划建设渔家乐、露营基地、研学基地等文旅项目。
随着金清镇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滨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美丽滨海新城”正慢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