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舌头,放松呼吸……您的口唇色淡,舌苔偏厚,根据综合评判您属于痰湿体质。”日前,在谯城区汤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诊室里,一台中医AI诊疗机器人正在为汤陵社区居民夏彩萍提供诊疗服务。
记者在现场看到,患者只需在AI机器人的引导下完成舌象拍摄和症状描述,不到一分钟的时间,系统便会自动生成包含面诊、舌诊分析、体质分析、运动康复建议的诊疗报告,此外,还可获取AI生成的个性化养生方案。
“它说我应该多吃薏苡仁、赤小豆、湘莲子、大麦,忌食动物内脏、肥肉等。”除此之外,“AI中医”还在运动方面,给予了夏彩萍很详细的建议。
“一开始觉得机器人看病不靠谱,但体验后发现,它连我多年的失眠问题都能分析到位!”夏彩萍告诉记者,神奇的是,“AI中医”可以把一些自己只能意会但说不出的症状也检测出来,还针对她的病症开出了食疗良方。
“AI中医”能精准辨证,还能开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食疗方案,这也引得现场居民连连赞叹:“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智慧中医服务。”
“这台AI机器是昨天刚刚安装完成的,一到医院就非常受患者欢迎。”汤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魁告诉记者,中医AI机器人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明星”。
“这个中医AI机器人基于庞大的中医知识储备,可覆盖常见病、慢性病的辨证施治。我们特意将患者AI诊疗结果与医生诊疗结果对比,结果发现其体质诊断和开具方剂准确率达95%以上。”徐魁表示。
谯城区卫健委中医管理股股长杨全德告诉记者,此次谯城区试点引进了10台中医AI机器人,分别放置于市级和乡镇卫生服务单位。中医AI机器的投入使用不仅弥补了基层中医师资源不足的短板,还能通过分析历史医案,传承名老中医经验,让诊疗更标准化、科学化。未来将继续深化AI技术在基层的应用,让更多居民享受“家门口”的名医服务。(记者 赵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