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谈起“综合查一次”,唐其有说不完的话。
唐其是嘉善一家家具制造企业的安全保障部经理。2018年初,企业想新建喷漆房,却陷入不同部门执法检查意见“打架”困境。“环保部门要求密闭处理污染物,但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要通风,有的不允许厂房内再建……”唐其很无奈,要是各部门意见都听,喷漆房就建不起来;但如果不建,就会影响企业生产进度。
然而,在随后的一次“综合查一次”中,上述问题迎来转机。各部门人员在现场商讨如何帮助企业建设喷漆房,提出安装新风系统、配置二级喷淋系统等折中意见。最终,喷漆房顺利建成并稳定运行至今。这折射出“综合查一次”改革最初的一份成效。
嘉兴探索“综合查一次”六年来,从“分散多次查”迈向“多项一次查”,到面对新问题后不断涌现的创新举措,这场始于嘉兴的“综合查一次”改革已走向全国。我们记录下这场改革中的一些人、一些事,更有利于看清其中的脉络,为“综合查一次”改革探索给出更多有益经验。
一变:理念“换一换”价值“超百亿”
2018年3月,嘉兴创新推出“综合查一次”执法新模式,多部门执法人员“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随着改革推进,执法理念悄然生变,主动靠前服务成为新亮点。
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嘉兴的投资超120亿元。2022年上半年,一期项目竣工验收让企业有些紧张。“项目体量大,要是政府部门能提前介入指导,有问题及时整改,就不耽误投产。”在一场座谈会上,企业提出的诉求让嘉善县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负责人许剑浩陷入沉思。
“执法检查的目的也是为了企业更好发展,如果服务前置能为后续执法减负,还能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没有理由不去做。”许剑浩觉得,以往是事后查处企业,这次企业主动邀请,在项目刚刚起步就提前介入指导,纠正问题,避免后续违法,这是好事。随后,县综合执法办发挥协调作用,组织住建、消防等行业主管部门去项目现场指导服务。
一圈看下来,执法人员发现项目整体建设并没有太大问题,对一些小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就这样,项目在2022年6月投产前顺利完成了竣工验收程序。
只不过,当时没人想到这次理念的转变会换来上百亿投资。兰钧新能源总裁办外联负责人吴迪感慨道:“优质服务赢得高层好感,未定项目提前启动。”2023年初,二期、三期项目接连签约,达产后新增年产值将超500亿元。
企业追加投资,彰显执法改革成效。嘉善乘势推出“预约式”涉企指导服务,企业按需申请,政府迅速组织执法骨干、专家团队,跨部门精准指导,助企业防风险。为了体现服务性质,指导人员都着便装上门,不开执法文书。如今,已有30余家企业尝鲜,一企业负责人王明笑言:“以前怕执法人员,现在盼着来指导。”
二变:人数“减一减”执法“不打折”
冬日暖阳慵懒地洒在协和手机店招牌上,店主姚勇看见干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廖廓和鲁校斌走近,长舒了一口气:“现在就你们俩,看着安心多了。”
“综合查一次”推行后,多头、重复执法问题得到缓解,可起初一支稍显庞大的执法队伍让姚勇直皱眉头,“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消防各出2人,6个检查人员涌进我这家小店,外面的人还以为我犯了什么大事呢!”
不过,改变来得也很及时。2023年9月,嘉善县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10多个部门围绕沿街商铺、娱乐场所、生产企业等基层治理重点监管场景,梳理出80多项高频、易查的简单检查事项在执法单位中相互委托行使,“综合查一次”自此多了“简单事项委托查”。
何为“简单事项委托查”?举个例子,廖廓和鲁校斌在检查完姚勇的手机店后,转身进入餐饮店,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随后又来到超市,查验生鲜猪肉检验检疫情况,看商品标价规不规范。“猪肉防疫证明这些我们以前是查不了的,因为有了简单事项委托查,现在我们也能查了。”廖廓说。
为了让“简单事项委托查”更精准、科学,干窑镇依据镇域发展特色,划分了工贸企业区、城镇生活区、农业生态区、农业旅游区,为各个片区精准匹配执法队员。“比如综合执法队员主要检查城镇生活区,应急消防就重点负责工贸企业区的检查。”嘉善县干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常务副队长黄健说,这样实现了“二人入一门、一门查多事”。
对于精简执法检查人员,海宁也有高招,便是以“机器换人”实现了“非现场监管”。
今年3月26日,海宁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操控无人机巡查建筑工地,无人机突然锁定了一辆偷排泥浆的车辆,随即实时跟踪,同步通知最近的综合执法队员前往围堵,一举拿下。紧接着,无人机又捕捉到烟火警报,向着远方飞去。“这样的检查,像鹰眼一样灵敏,像猎豹一样迅速,哪是我们人能比的啊。”海宁市行政执法指挥中心负责人沈玲燕自叹不如。
海宁的无人机巡检已经100%覆盖了适航区域,实现了3分钟内随叫随到。依托无人机的力量,海宁的“非现场监管”已经消除了9921处问题隐患,减少人力巡查3000余次,降低了对企业的干扰2000余次。
三变:效率“升一升”扰企“变更少”
今年,海宁市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黄湾中队队员周森杰有一个很深的感触,那就是执法检查终于不用干等了。
自从实施“综合查一次”以来,周森杰频繁与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等部门组队入企检查,可各部门执法任务和需求大相径庭,互相等待成了家常便饭。“比如,综合执法查企业垃圾分类大概半小时,我们查废水排放、固废的储存运输得耗上一小时,他们就得干巴巴等我们半小时。”周森杰无奈摇头。
虽说这半小时搁在一组队员身上,似乎不痛不痒,但从全市统筹大局着眼,却成了拖慢执法检查效率的“绊脚石”。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副主任谈仲凯一语中的:“跨部门统筹执法检查并非难事,难就难在如何做到精准高效。”客观来讲,“时差”并非人为故意造成,海宁涉企行政检查共涉及26个行政部门的2000余项涉企检查事项,分散在各个部门条线中,检查事项能否集中规划,对效率提升至关重要。
好在,嘉兴及时研究出了应对之法,在海宁探索实施“三相一就”统筹原则,也就是将不同部门间的执法事项,按照检查对象相同、检查方式相似、检查时长相近、低频就高频的思路合并“同类项”,在全省率先搭建运行了“统检查”数字平台。
“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下,我们把各部门上报的年度计划汇总到数字模型当中,系统就会依据‘三相一就’原则自动梳理整合,生成全市跨部门的年度执法工作计划。”谈仲凯说,今年,海宁全市原本有涉企执法计划193个,经过数字模型汇总之后减至137个。
可137个计划中还有很多子项目,能达到预期吗?记者再见到周森杰时,他说今年10月与市场监管人员到长安镇执法检查,一上午查了4家企业,检查效率翻倍了,对企业来说,每家被检查的时间也就减少了。
【记者手记】
回首“综合查一次”改革之初,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涉企检查频次多、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情况,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2018年,嘉兴率先探索“综合查一次”改革,以此破解涉企检查中的难点痛点问题,防止检查扰企。这项改革被写入国务院文件,并在全国推广。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时隔六年,我们再次将目光聚焦“综合查一次”改革,发现嘉兴在改革进程中又遇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也用了许多新的举措和制度来应对和解决。
“执法三变”的故事,是嘉兴全面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的具象表现,对当前全国其他地区做深做实“综合查一次”改革、为企业“松绑减负”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