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市委书记周红波结合牵头推进的年度重点改革事项,在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分中心)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调研。
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是由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首个国家级高校技术转移转化平台,生物医药南京分中心依托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构建良好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与全国数十所高校紧密对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周红波详细了解中心运行机制,强调要紧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信息供需对接匹配、政策和金融支持、科研设备开放共享等机制,打造最优的“一站式”转化平台,大力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能转、不好转、不会转、不愿转、不敢转”等难题,不断提高技术成果的集聚度和创新成果的转化率。
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十多年来,聚焦科学到技术转化的关键环节,探索出一批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持续打造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周红波与院长刘庆等负责同志座谈交流,深入了解省产研院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大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的有效做法,听取对南京推动产业科技创新融合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就促进院地合作从战略型向紧密型转变的重点工作和具体事项进行会商。
周红波表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产业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打头阵”的重大要求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改革任务,回答好省委“创新三问”的重大课题。作为省会城市和科教大市,南京有条件有责任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大胆探索、率先破题。我们将认真学习省产研院长期探索形成的有益经验和有效做法,加快建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体制机制,完善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的合作机制,优化产业科技创新供需对接机制,构建从创新策源、成果转化到产业落地的创新体系。要紧扣南京“4266”产业体系,加快产业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服务平台以及多要素融合创新集聚平台建设,以载体集群建设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围绕“全链服务体系”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整合科技、产业、金融、人才等政策资源,开放更多应用场景,提高要素保障和服务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供良好环境。
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书记陆卫东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