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促进高水平国际商务交流合作,打造国际开放门户枢纽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新里程碑
依托国际航空枢纽条件,用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创建高度便利的国际商务交流载体。近期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并要求上海更好发挥对外开放优势,“主动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变局”是什么?“新机”在哪里?专家表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的横空出世,对上海来说,不仅是物理空间上的一个崭新地标,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更具里程碑意义。
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新战场
上海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正式破题,同年,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虹桥商务区设立并肩负起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任。经过10多年的发展,虹桥商务区向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迈进,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和辐射亚太的新平台,助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基本建成。
2021年5月,《“十四五”时期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规划》颁布,提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实现跃升”的目标和定位,明确了“基本建成全球贸易枢纽、亚太投资门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贸易投资制度创新高地,全面建成国际会展之都”6个发展目标。
近年来,全球经贸格局不断发生新变化,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成为全球贸易增长新动能,贸易绿色化趋势愈发明显,货物贸易不断优化升级,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绿色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一切,倒逼上海必须进一步强化贸易中心的枢纽功能。
2024年1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着眼于人员跨境往来便利化,加快建设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2月1日,新修订的《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正式实施,第九条更是明确:“本市建设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按照国家部署探索实施以境外货物、人员跨境流动为核心的便利措施,促进高水平国际商务交流合作,打造国际开放门户枢纽的标志性区域。”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东西两大扇面,同时,两者又互相错位,不仅坚持面向国际国内,通过枢纽型、网络化的功能塑造,加速内外贸一体化,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而且更加突出集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的战略链接作用。”上海市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娟说。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殷德生认为,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全球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加速重构国际经贸新规则,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和新议题不断涌现。由此,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进入了以制度型开放为主的新阶段,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张娟表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着力培育离岸商务功能,顺应贸易服务化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探索实施以人员跨境流动为核心的便利措施,在对接国际自然人临时移动规则时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是上海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新战场,有着里程碑意义。
国内外经验值得借鉴
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有不少国内外经验值得借鉴。
张娟认为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依托东方枢纽而建设,是空港经济的拓展和延伸,上海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韩国仁川机场等都是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空港经济”,提升城市功能的典型。
“比如,法兰克福机场以其前瞻性和远见性建立了‘空铁联运’模式,为未来的功能拓展埋下伏笔。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借助机场与海港之间的高速走廊,形成了典型的通道经济带,推动了航空商业城发展和机场城建设。”
在产业和功能定位方面,她建议不妨重点聚焦高识别度的临空型产业。“比如,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原先多为农田,随着航空城发展,形成了物流业、航空航天业、商贸休闲、易腐产业、专业与金融服务业、健康产业、信息技术与高科技、电子信息等临空型产业。又如,仁川机场空港经济区以自由贸易区为主体,还拓展了货运服务区与物流园,以及商务会展区等临空型功能。”
同时,上海是中国内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多的城市,国内尤其是长三角企业将上海作为“走出去”的平台,也将管理决策、采购销售、研发、资金运作、共享服务等职能放置在上海,推动了包括总部管理、供应链管理、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业、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等商务服务活动集聚。商务服务是典型的供给过程同时又产生消费行为的活动,具有显著的消费拉动效应,因此,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在产业和功能定位方面,也不妨侧重于为要素交易和流动提供配套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体系,以及为商务人员临时性停留所需的娱乐、休闲、旅游等设施。
写好“三区联动”大文章
号角已经吹响,尽管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具体的空间规划还尚未出台,但在前瞻性布局方面,张娟建议,一是绿色、低碳的地标性载体不可或缺;二是充分考虑货运物流业、飞机维修业、商贸业发展需求,在邻近机场区域布局相应的空间和功能;三是要满足国际商务人员过境短期停留的商务会见、商务洽谈和小型会议等需求,在中心区建设连通性强、便利化水平高的商务空间,并有相匹配的展览展示和推介功能;四是设置商务和旅游度假区,满足商务人员及其家属停留旅游、文娱休闲需求。
加强腹地联动也非常重要。她认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开放高地,其产业的外向度和服务配套需求和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定位契合度极高。以迪士尼项目为核心的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是满足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区旅游、休闲配套的跨文化结合度高的典型区域。再往内延伸,长三角是我国人口最多、市场最大的区域之一,是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总部型商务服务功能的腹地资源。“‘三区联动’这篇大文章写好了,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区未来可期。”
东方枢纽
东方枢纽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是上海东南海岸线“自贸区弧”的中心地带,处于上海外高桥港、浦东空港、上海洋山深水港“三港三区”产业带的核心区域。根据规划,东方枢纽依托铁路上海东站,是集航空、国家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功能以及站场城开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上海东站和浦东国际机场都属于东方枢纽的一部分,在规划设计初期,上海东站就预留了专门服务空铁联运的空间,与浦东国际机场紧密联动。建成后,上海东站将成为国内首个设立值机站台的高铁站,国内外旅客可以在场站内办理值机和托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