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下午,在引江济淮工程江水北送段阚疃南站,远道而来的长江水旋转着进入1号、4号进水口,经1号、4号泵组“提升”后沿西淝河一路北上为亳州“解渴”。
阚疃南站是引调水进入亳州市境内的第一个泵站,位于利辛县西淝河沿线。中控室内,值班长王玉琪正盯着电脑,观察出水流量的变化。
“5月21日开机调水以来,阚疃南站已累计调水2734.9万立方米。”王玉琪说,进入亳州境内的长江水,沿西淝河——西淝河与茨淮新河交叉口——西淝河北上,通过阚疃南站、西淝河北站、朱集站、龙德站四级“托举”,途经利辛县、涡阳县、谯城区,进入亳州城南水库。
5月下旬以来,尤其是进入6月份,包括我市在内的皖北旱情逐渐加重,给夏种造成一定困难。5月21日至6月7日,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开展了一轮调水工作。6月11日18时,省水利厅针对淮北、亳州等市启动干旱防御Ⅳ级应急响应。6月12日,省引江济淮集团公司利用菜子湖线路引调长江水,通过派河口泵站、蜀山泵站经东淝闸调8000万立方米水量入淮河干流,通过西淝河站、阚疃南站、西淝河北站向茨淮新河调入2000万立方米水量,缓解皖北旱情。
6月25日,在利辛县展沟镇苏湾村,种粮大户侯岁看着绿油油的稻苗一脸轻松。“100多亩的水稻,一点也没耽误播种。”侯岁说,这多亏了引调的长江水。
“通过二级提灌方式,从阚疃南站将长江水提入到展沟镇境内的友谊沟,再通过友谊沟两侧的灌溉渠道,苏湾村的4000多亩地都‘解了渴’。”苏湾村党总支副书记苏金龙告诉记者,村民及时种上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为秋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而在100多公里外的谯城区龙扬镇杨集村,种粮大户杨领年也尝到了引江济淮的甜头。“俺流转的有2700亩地,前段时间抗旱播种,灌溉造墒的水一部分从机井抽取,一部分从西淝河支流穿杨新河抽取,现在玉米都出苗了。”杨领年高兴地说。
今年的皖北旱情,是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正式启用后面临的首次旱情。“今年如果没有引江济淮工程引调水的补充,将会影响到夏种。”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新申请的2000万立方米引调水,6月19日开始陆续进入亳州境内,持续缓解旱情。
截至6月23日16时,亳州夏种已基本完成。全市抗旱保种工作结束,这背后有长江水的“功劳”。(记者 汝平 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