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来风,创新潮涌。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亲临合肥时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
一年来,合肥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将殷殷嘱托转化为奋进动力,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勇当科技创新的开路先锋。
如今之合肥,创新大潮,澎湃激荡。
夯实创新基础
火热八月,火热合肥。在庐阳区三十岗乡大科学装置建设工地,合肥聚变堆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作为我市第四个大科学装置,它的每一步推进,都备受关注。令人欣喜的是,聚变堆主机园区工程即将建成。
以平台为支撑,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正在成为合肥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如今,全市累计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1个,成为全国大科学装置最为集中区域之一。
人工智能研究院开放运行,先进计算中心、离子医学中心投入运营……一批基础研究平台在合肥加快建设。
安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底线。最近,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清华方案·合肥模式”脱颖而出。
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合肥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应用,保障桥梁、供水、燃气及热力管线等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如今,“城市生命线系统”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推广。它,正是合肥全面深化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对接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与浙大、江苏智能所等合作平台落地。同时,不断提升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功能,中科大先研院累计建设联合实验室62家,孵化企业278家。
攻坚成果转化
巢湖岸边,安徽创新馆熠熠生辉。
今年4月26~27日,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在这里举行:发布科技成果1043项;视频云签约项目60个,金额达282亿元……
这,仅仅是安徽创新馆致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创新发展的关键,是科技成果转化。合肥加速发力,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健全成果转化政策制度。实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出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
——建设科技服务平台载体。新增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累计建设各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78家。支持安徽创新馆打造千亿级科技大市场。
——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用好市天使基金,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基金规模6.24亿元,累计投资项目125个。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创新贷累计放贷9.13亿元,缓解140余家企业融资难题。
促进开放合作
驰骋“一带一路”,越来越多的合肥企业“走出去”。
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合肥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合肥市“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率先探索。
该联盟由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合肥分院牵头发起,依托中科院十大海外科教合作中心与“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等海外平台资源,以中科院国际项目合作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各相关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开放创新,合作共赢。
除了深入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在合作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方面,合肥稳步推进。制定推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工作方案。加快G60科创走廊物联网、生物医药等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组织企业参加第三届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金额近千万元。
此外,积极促进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建设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聚1723台(套)仪器设备信息,累计1414家(次)单位租用仪器设备。建立高校院所应用型科技成果资源库,面向社会发布成果1791项(次)。
培育新兴产业
前不久,本源量子向网络安全科技馆捐赠了当年钱学森回复中科院院士郭光灿的一封书信手稿(复印件)。
纸短情长。这封尘封了23载的信件首次公开,述说着两代科学家的“科教报国”深情。
在其他城市还没意识到量子产业的价值和前景时,合肥已走在了前面。如今,在合肥高新区横贯东西向的云飞路沿线,密集布局着一批量子领域骨干企业。
这也成为合肥聚力新兴产业发展的佳话。为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合肥创新实施包括量子产业在内的12大重点产业“链长制”。全市梯队培育形成3个国家级、7个省级、10个市级战新产业集群。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指示要求,合肥聚力攻坚。
——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2020年底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28户,今年有望突破4200户;已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494户,同比增长75.9%。
——建立高成长企业培育库,作为科创板上市后备企业重点培育,目前入库企业达162家,全市累计12家企业科创板上市,居省会城市第2位。
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赛跑”。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站在新的时间坐标上,合肥将继续笃定前行,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记者 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