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要闻

合肥庐江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

  原标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

  踔厉奋发全力打造“两新一区”

  内容摘要

  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综合实力跃上新高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动能实现新突破;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质效迈上新台阶;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县域发展呈现新气象;着力抓好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展现新面貌;着力提升幸福指数,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过去五年,庐江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方法,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知难克难、知重负重,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回顾篇:不负韶华花满途

  2021年,庐江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强度 工业强县步伐加快

  抓紧抓实招商引资,组建三大平台招商小组、八大产业招商团队,把所有想着庐江的人和庐江想着的人发动起来。全年新签约项目69个,赛纬电子、国轩高端正极材料、安徽佑顺等一批新签约大项目扎实推进。

  用活用好资本力量,组建振川一号、盈润一号等5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46亿元,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发展平台,高起点推动合庐产业新城建设,稳步推进庐江高新区西向扩容,庐江化工园成功获批省化工园区。

  聚焦聚力产业发展,博大精密、宇宙电子等16个项目建成投产,投资14亿元大众国轩三元正极材料、15亿元南方水泥优化升级等32个项目开工建设。

  深度 改革创新卓有成效

  深入开展“融入大合肥、对接沪苏浙”大讨论,对标对表长三角先发地区,学习先进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做法,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创新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组建县公共资源交易公司,进一步规范招标采购行为。

  与合肥高新区共建“庐江科技园”并正式挂牌,全面开展产业、人才、项目等方面合作。

  深化“放管服”改革,成立县营商环境服务办公室,实施重点项目首席“勤务员”制度,全程代办项目行政审批,做到为企服务“零距离”。

  建成全县政务服务“一张网”,实现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完成农村集体产权改革,22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挂牌运营。推进“三变”改革整县试点,石峡、蒲岗、鲍店等7个村获市级“三变”改革示范村。

  深化与安农大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俞书宏院士工作站建成运行,国轩电池、大地熊分别荣获“瞪羚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1家。

  亮度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全力推进大建设,实施安居工程。完成拆违40.1万平方米,拆迁212万平方米,开工项目221个,投资90.5亿元。

  建设合庐产业新城新型城镇化一期、朱墩二期等安置房506万平方米,建成城西新村三期、朱墩花园三期等安置房95万平方米,分配5961套。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14.35万平方米,受益住户1430户。新开工棚户区改造780套。

  加快路网建设。建成站前大道一期、张葛路二期等31个项目,新改建农村公路128公里,修复水毁道路316公里。岳武高速东延、徽州大道南延、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等工程进展顺利。建成文昌西路桥、移湖西路桥等6座桥梁。

  完善水利设施。稳步推进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建成“三达标一美丽”工程4个、完成水毁修复1371处,实施9个万亩大圩和2个5000亩圩口达标加固,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名单。实施东大河、县河小流域治理工程,新改建文昌坝、秀水亭等泵站7个。

  改善人居环境。建成省市中心村17个,验收“五化两改”村庄76个,整治较大自然村庄236个,完成改厕8968户,庐江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获省政府通报表彰。

  广度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四个不摘”,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兑现产业、就业、金融、兜底保障等政策,落实帮扶措施26.1万个,实施财政资金衔接项目100个4.2亿元。

  现代农业走在全省前列,成功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粮食产量达76万吨,蔬菜产量46.3万吨,生猪存栏6万头。新增稻虾综合种养面积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实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2.3万亩。新建各类标准园75个。

  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经营性收入总量破亿元大关,经济强村总数100个,其中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39个。

  全域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评选信用户21.5万户、村20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245个。成功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邮政快递实现村庄全覆盖。亿丰建材城、水西门、百大周谷堆庐江农产品物流园建成运营。

  全力推进农旅富民战略,建成网红打卡点30个,打造精品旅游路线12条,云里安凹获评全国首批甲级旅游民宿,阳家墩获评3A级景区。汤池南山、矾矿文旅、凤凰谷里、郡安里民宿等23个文旅项目签约落地,虎凹欢乐茶谷、王圩文创驿社二期等30个项目加快建设。

  举办春季白云春毫茶文化节、夏季瓜果采摘节、秋季农民丰收节、冬季温泉养生节等乡村文旅活动10场次,实现春夏秋冬皆可游,五彩庐江美不胜收。全年,接待游客83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7.9亿元。

  力度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扎实开展环境专项监督长制试点工作,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持“三全”禁烧,实施绿化大会战,新增城市绿地99.8万平方米、乡村道路绿化261公里,新增造林4864亩,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3.8%的目标任务。

  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11个。大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9.6%,位列四县一市第一。

  高位推动河(湖)长制,实现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有能”转变,在省河长制督查中取得优秀等次。金汤水库顺利通过省级幸福河湖示范创建市级初验,位列县区第三。7个国考断面及县级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

  实施水稻生产“四改”工程,落实绿色水稻订单基地3.5万亩,实现巢湖流域一级保护区化肥农药“零增长”。

  环巢湖治理稳步推进,兆河、白石天河、马槽河、小南河及金牛河等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基本建成。完成全县集镇截污工程建设,改扩建污水处理厂21个,铺设污水管网417.8公里。加强环境执法,矿山打非保持高压态势,完成挖损山体修复治理115座。

  暖度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投入24.9亿元实施30项民生工程。新增城镇就业1529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3.2%。落实特困供养、低保兜底等保障政策,发放特困供养金0.8亿元、低保金2.28亿元。新建养老服务中心11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25个。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成送戏下乡217场、送电影进村2604场。

  学前教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新改建幼儿园9所,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83.3%。新改建中小学10所,开工建设合肥42中南城分校,挂牌成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庐江第三中学。开展“双减”及“五项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在籍学生4000人。

  建成开放全民健身场地25个,举办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实战演练,新冠疫苗基本实现目标人群应种尽种,疫情防控战略成果持续巩固。挂牌成立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庐江分院,稳步推进县医院康养中心、县中医院城西医院建设。

  展望篇: 笃定走好赶考路

  ——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全国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新基地。

  ——实施“农旅富民”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国家级农高区和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新样板。

  ——实施“大美庐江”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生态美、城乡美、人文美、生活美的幸福家园。

  未来五年,庐江将继续全面融入大合肥、深度对接沪苏浙,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着力建设“两城、三区、四园”,全力打造“两新一区”,即全国新能源电池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新基地、全域旅游促进乡村振兴新样板、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不待扬鞭自奋蹄!2022年,庐江全县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融入大合肥、对接沪苏浙”为主攻方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农旅富民、大美庐江”三大战略,着力打造“两城、三区、四园”,重点推进“三山一湖、三寨一海”旅游景区建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为此,庐江县将在六个方面重点发力:聚焦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聚焦有效投资,积蓄发展势能;聚焦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能;聚焦农旅富民,促进乡村振兴;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庐江;聚焦民生改善,推动共同富裕。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在这伟大的时代,任何困难都改变不了庐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任何挑战都不能阻挡现代化新庐江建设的步伐。庐江县正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劈波斩浪、勇毅前行!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781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