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应急管理厅转发《合肥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要求各地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到2022年6月,合肥市将实现主城区中高风险区域城市生命线风险监测预警全覆盖,并拓展延伸至四县一市重点区域。
实现主城区中高风险区域监测预警全覆盖
该《方案》明确,到2022年6月,要提升城市生命线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合肥市主城区中高风险区域城市生命线风险监测预警全覆盖,并拓展延伸至四县一市重点区域。初步建成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为综合预警“一平台统管”奠定基础。
到2022年12月,将风险监测预警范围由城市生命线领域全面拓展至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等领域,建立健全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运行机制,实现“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三大功能。到2023年3月,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完善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功能,健全工作机制,固化试点制度成果。
“一平台”“双中心”精准推送预警信息
《方案》规划,建设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广泛接入城市安全领域专项监测预警和信息化系统,充分汇聚整合城市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实现城市安全风险“全方位监测”。
通过精准萃取数据、科学设定标准,实现城市安全风险自动化预警;采取智能信息推送技术,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分级精准推送给影响范围内的基层单位和市民群众。通过计算机模拟,借助图形可视化手段,实现城市安全风险“一张图展示”。
《方案》提出,在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基础上建设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中心,提升市应急指挥中心综合预警处置功能,形成“一主一辅”双中心监测模式。
其中,主中心用来日常监测预警,是城市安全风险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分层处置、综合展示中心。辅中心是高级别监测预警信息收集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资源调配、应急指挥中心。
实现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全方位检测、自动化预警
《方案》明确,要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提升联动处置能力,制定《合肥市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响应规程》,对城市生命线、公共安全、生产安全、自然灾害等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实行分级响应、联动处置。
今后,合肥市将逐步完善城市生命线工程中的供水、排水、热力、桥梁、综合管廊安全专项监测系统功能,实现安全风险的全方位监测、自动化预警;逐步实现对重点消防单位火灾防控、电梯、重点道路、重点车辆、人员密集场所大客流安全风险、危险化学品生产、尾矿库和井工矿山生产、重点工贸企业生产安全风险的全方位监测、自动化预警。不断完善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全方位检测、自动化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