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码到系统、从芯片到整机,一个智能终端设备涉及芯片、操作系统、重要元器件、整机设计与制造等各个领域,哪怕只有巴掌大小,都凝聚着智慧结晶。
作为“芯屏汽合 急终生智”产业地标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合肥市不断突破源头核心技术,布局智能终端零部件、整机产品、信息服务和产业服务等全产业链生态,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C 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智能终端产业勇立潮头,形成领跑实力。
“智”造美好
让科技实现“贴身”赋能
小巧面板就能轻松调控全屋;腕间手表能让健康数据开口“说话”;酷似手机的双屏翻译机堪比83种语言切换无压力的“翻译官”;智医助理机器人不仅能够“自学成才”化身全科医生,还能帮助医生辅诊查误;轿车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变成了出行中的智慧伙伴……智能终端让智慧生活触手可及。
走进客来福智能家居产业园,展厅里的智能家居让人充分感受到智慧生活的便利。
在客厅,墙上巴掌大小的中控面板可以调节全屋场景、灯光、窗帘、音乐、空调、地暖和新风,一键即可轻松定制舒适氛围。在厨房,只有一张餐桌孤零零地摆放其中,这要如何做饭?只见讲解员轻触餐桌侧面按钮,长方形的餐桌一分为二,化身“变形金刚”,露出藏在桌肚里的灶台、水池和橱柜。在卧室,照明镜成“魔镜”,除了能告知天气和温度,还能给予穿搭建议。
客来福家居人力资源部总监梅洁告诉记者,在合肥成长17年,依托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科技资源,客来福也从传统家居企业渐渐转型为智能家居企业。“自2011年起,我们就开始探索工业化、信息化道路,瞄准智能终端市场,将家居和智能化相结合。”梅洁介绍,为生产出智能家居,公司已投入上亿元自主研发工业智能智造生产线,每年在智能家居上的研发费用占公司整体研发费用的50%左右。她认为,合肥智能终端产业链愈发完善,希望能够引进更多优秀智能家居企业,发挥出更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不仅于家居,如今,智能化终端已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当下的汽车,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还是人们移动出行的智慧伙伴。
在长安汽车合肥研究院里,记者体验了一把智能网联汽车“黑科技”。智能网联汽车中的智能交互系统,可以通过识别人脸、手势实现不同指令。如通过汽车的车主人脸识别后,只需轻踩刹车即可启动汽车,同时空调、多媒体会自动调节到驾驶员常用状态;做出比心手势,导航会自动开启记者提前设定的回家路线;当记者在副驾驶座接听电话时,系统会自动降低多媒体音量,挂掉电话后便自动恢复……在驾驶过程中,还有疲劳监测预警、智能儿童呵护、不规范行为提示、全速段智能巡航、智能减速过弯、智能远近光灯等功能帮助驾驶员安全、舒适驾驶。
合肥长安汽车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高级经理席庆芝介绍,长安汽车一直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交互三大领域技术为支撑,分阶段打造智能汽车平台。当前,长安汽车已实现智能语音、飞屏互动等 70 余项智能化功能在量产车型上的搭载。2021年,合肥长安累计生产整车23.96万辆,实现产值208.06亿元,2022年产量预计达到28万辆,产值达到240亿元。今年2月,长安汽车新款智能网联汽车正式上市,为智能终端市场再添马力。“我们将加快提升科技实力,加强制造优势,向智能、低碳、出行及生态转型,形成新汽车+新生态的产业公司,为合肥智能终端产业助力。”席庆芝说。
在智能可穿戴等消费电子设备上,合肥的智能终端产品实力也绝对不容小觑。
华米科技研发的智能手表能够实时查看天气、心率、血压、运动强度、睡眠情况等数据,还能够代替乘车卡和手机实现支付功能。科大讯飞研发的智能电子血压计,能够联合慢病管理系统,实时监测佩戴者血压值,形成阶段性的血压曲线图,一旦监测到异常还会联动后台致电居民,同时通知签约医生及时治疗。讯飞的智医助理机器人不仅通过了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还能为基层医生提供辅助问诊、辅助诊疗、用药建议、智能随访、慢病管理、疫情防控、规范病历等服务,现已应用于全国近百个区县的140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
多点发力
成全球最大PC
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
始于制造,“终”于“智”造。
多年来,合肥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以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全市首位性、支柱性产业,为智能终端产业夯实基础。智能电脑、智能家居家电、智能穿戴设备、智能网联汽车……合肥多点发力,智能终端产业遍地开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制造和研发基地。
合肥市经信局电子信息处四级主任科员徐栋梁介绍,合肥传统家电产业发展现已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本土的智能互联家电产品和超高清大屏电视产量在全国领先。目前,合肥家电产业已建成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7家,占全市工业近1/5;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68家,惠而浦、TCL、美的等26户企业推出智能家电产品或智能家居系统。截至2021年,全市累计228款产品、系统通过智能家电(居)国家标准认证,总数居全国城市第一。
随着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智能终端产业提供优质“养料”,合肥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等产品在消费市场的表现也更加亮眼。
“合肥现已拥有联宝电子、科大讯飞和华米科技等龙头企业,2021年,规模突破1300亿元。”徐栋梁表示,去年合肥市笔记本电脑出货量4200余万台,销往126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售出7台笔记本电脑,就有1台来自合肥的联宝电子。智能手表、手环出货量3500余万台,合肥华米自主品牌智能手表跃居全球品牌前三。
在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方面,合肥智能终端也频频发力。合肥市经信局装备工业处副处长潘澄海告诉记者,2021年是合肥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年,新能源汽车生产14.5万辆,同比增长148%,产值增长了45.4%。2020年9月,安徽首条自动驾驶5G示范线在包河区塘西河公园内正式开通,4.4公里的示范线上集聚了5G网络、道路感知设备、云平台控制中心等高科技运用。
2022年3月17日,合肥市经信局印发《合肥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未来,合肥市将开放不少于100平方公里自动驾驶测试片区、不低于400公里自动驾驶测试开放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合肥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名单,是全国唯一获得双试点的城市。
抢抓5G商用机遇
打造全国有影响的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基地
科技创新,情有独“终”。加码智能终端产业赛道、抢占智能终端发展制高点是合肥未来五年的谋势。
记者从《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规划》中看到,个人电脑和服务器、智能可穿戴等消费电子设备将成为合肥智能终端产业未来五年的两大重点发展方向。
在个人电脑及服务器产品上,合肥将提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整机制造规模,重点推进高性能计算机、高端服务器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完善本地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在智能可穿戴等消费电子设备中,合肥将加快核心技术引进,鼓励智能可穿戴技术在大健康领域创新发展,鼓励柔性材料等前沿领域融合创新,加快AR/VR等智能穿戴类产品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合肥造”智能创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科里科气”的合肥正以“把合肥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智能终端特色产业基地”作为前行目标。下一步,合肥市将以智能终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抢抓5G商用机遇,瞄准“整机+配套+核心部件”定位,围绕“加强优势产业、培育关键产业、做大整机产业”体系,对接全球智能终端产业优势品类资源,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项目支撑,精准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条,构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高效体系。
科创名城,“终”流砥柱。
面向未来,合肥蓄势待发,行稳“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