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记者从合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以来,合肥市通过推进“三公里”就业圈提质增效、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实施就业救助兜底等,不断提高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兜底质量。截至目前,合肥市已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2432个,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近3900万元,社保补贴6100多万元;发放贷款8.16亿元,扶持3061名创业者成功创业,带动吸纳就业11888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7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725人。
实名制帮扶动态清零。合肥市建立社区居民就近就地就业人岗匹配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实施扩容增量、功能增值、兜底就业三大计划,扩大社区就业岗位供给,帮扶社区困难群体就业,助力“家门口”就业。依托社区“三公里”平台大数据,开展岗位、求职意向精准匹配,为每一个就业困难人员精准推送3次以上岗位信息,提供1次职业指导。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合肥市将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纳入就业创业民生工程,通过市场渠道安置难以实现就业的困难人员。深入实施就业促进行动,2022年在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开发疫情防控员、社区管理员、安全信息员等临时性专项岗位4200个,安置有就业意愿的因疫等原因失业人员,由财政资金给予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安置在校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2866人。
创业担保贷款扶持带动。合肥市对创业担保贷款重点群体进行分类统计,优化经办流程,在省规定的“735工作日”基础上,推行创业担保贷款审核“123工作日”制,即人社部门、担保贷款机构、经办金融机构的审核时间分别主动压缩到1个、2个和3个工作日内。合肥市人社局、经办金融机构建立联合会审机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资质、额度、贷款期限等进行联合审核,由财政部门给予贴息。
“一对一”援助就业兜底。通过开展“政府免费帮您找工作”活动,合肥市完善低保人员等7类就业困难对象档案,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建立一批职业指导工作室、工作站,提供针对性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使有就业需求的困难群体都能得到就业服务,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就业政策。今年以来,拨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近9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