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属深秋,天高气爽,合肥大地,处处回荡着收割与耕种的交响,一片繁忙景象。
累计建成701个美丽乡村中心村;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超700亿元;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2.8缩小到2022年的1.96,农村居民收入达2.87万元……近年来,合肥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广袤乡村呈现欣欣向荣新气象。
合肥正认真对照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谋划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加快建设彰显合肥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个个更具活力、魅力的新乡村,已在路上,令人期待。
关键词:和美
层林尽染时节,走进合肥乡村,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次第映入眼帘。
沿着蜿蜒伸展的沥青路步入肥西县三河镇永和村,一幢幢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民居错落分布,所到之处“花园美、庭院净、菜田齐、环境优”,悦目娱心。
最近两年,该村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和13个较大自然村庄环境整治提升,点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以前,路上到处都是坑和垃圾,晚上外面黑灯瞎火的,经常会被绊倒,没事大家很少出门。改造后,路面平整了,夜里出门也放心了。”村民左其珍说。
一村一落皆是景,美丽乡村如画境。
“2013年起,我们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大行动’为重点,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项目实施、加强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动群众……合肥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雕琢美丽乡村。
“市级每年安排5亿~6亿元财政预算资金,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美丽乡村建设,县级按1∶1进行配套投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农村常住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5%,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率达100%。全市累计建成70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中心村,整治美丽宜居自然村2400多个。具有旅游接待能力的美丽乡村中心村达300多个。全市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2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97个;申报成功国家级美丽宜居村庄1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54个。
十年辛勤耕耘,合肥乡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农文旅项目星罗棋布,餐饮民宿游学露营等各类业态蓬勃发展,环湖近城沿岭都市休闲农业圈初步形成。
未来,合肥在乡村建设方面有着怎样的谋划呢?
合肥将聚焦沿产业带、沿湖、沿岭、沿山水线等重点区域,实行差异化推进、特质化发展、整体性提升,高水平规划、高标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和整治项目,全面彰显江淮地区村庄错落有致之美。
关键词: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为要。
时下,在长丰县的沃野大棚中,一垄垄草莓长势旺盛,花香四溢。
不久,新一季的草莓将陆续上市,销往全国各地,让莓农的生活更加富裕。
草莓是长丰的第一农业品牌,全县种植面积21万亩,莓农超8万户,年产量约35万吨,亩均年收益近3万元。“我们的草莓,从选种到育苗到栽培,都用上了现代科技。”长丰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长丰草莓”全产业链产值已超百亿元。
在合肥,类似草莓这样的优势特色产业还有很多。比如粮食、蔬菜、生猪、茶叶、水产、乳品、家禽,等等。
以工业理念抓农业,以产业链模式抓乡村产业。合肥将绿色食品及现代种业产业列入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成立专班,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增效。
“我们制定了《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开展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双招双引’。”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政策支持方面,出台了《合肥市促进“两强一增”行动若干政策》。
2022年,全市绿色食品及现代种业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142亿元。其中,粮食198亿元、蔬菜150亿元、畜禽237亿元、龙虾199亿元、草莓111亿元、种子105亿元、坚果80亿元、乳业62亿元。
振兴产业,加快实现村庄强富美的有机统一。合肥将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增值文章,组织实施农业千亿产业集群“8526”行动,着力打造八大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链;培育发展宠物经济、康养食品、直播带货、民宿经济等新赛道。
关键词: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推动各类人才要素资源向乡村流动。
2021年8月起,合肥创新方式,连续三年从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已退休或退居二线)中,择优选派了166名有意愿去基层干事创业的人员,到村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
当好乡村振兴“带头人”、村民致富“领头雁”。广大“老同志”围绕强组织、兴产业、优治理、促振兴目标,走村入户调研、健全乡村治理网格,建立规章制度、促进村级事务规范,科学谋划产业、发挥优势争跑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气象。
“现在,村‘两委’班子更强了、群众更满意了、政策更精准了。”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至今年8月份,“老同志”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近1400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300多件,落实项目200多个,不断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
合肥还依托在肥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乡村振兴专家团队,签订目标责任书和委托协议书,专家成员与定点村结对帮扶,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设计提供乡村振兴综合解决方案。
狠抓高素质农民培育,赋能乡村振兴。
10月19日~23日,合肥组织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围绕小麦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稻渔综合种养等,开展了实训教学。
近年来,合肥紧扣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人才需求,大力实施乡村人才队伍培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2021年以来,全市共培训高素质农民近6000人。”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培训,提升了各类农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和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能力,提高了农民科技应用与就业创业能力。
合肥将持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强化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科技下乡、能人返乡、青年留乡、企业兴乡“四乡工程”,大力培养一批高技能人才和乡村工匠。
“我们还将进一步总结推广乡村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制’等经验做法,开展文明乡村、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等典型评选。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创新举办农民丰收节、合肥龙虾节等品牌节庆,提升农村精神风貌。”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