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消息 匡河的“桨声灯影”去了哪?今年5月18日,接到市民反映,安徽商报重点关注了合肥政务区匡河的“危机”,发现部分河段水质恶化、沿岸景观严重破坏;6月中旬,又有市民反映匡河水面漂蓝藻。本报连续报道引起合肥市政务区建设指挥部重视,相关部门决定对南、北匡河进行抽水清淤,再重新补水。
[“病症”]省城匡河漂起蓝藻
河道满是淤泥,水中长满水草、沿岸景观破败……今年5月中旬,省城政务区市民发现匡河变了样。当年定位为“翡翠项链”,如今快成龙须沟,这引起市民的担忧。
很快市民又察觉,发能太阳海岸小区附近,匡河向北超一公里水域漂浮起一层薄薄的蓝藻,水面上不时还散发出臭味。习友路桥下部分水域水藻丛生,水藻之间多条鱼翻起了白肚,有的鱼尸体已经腐烂。
[“诊断”]工程施工影响匡河
针对本报报道的匡河“病症”,昨日,合肥市政务新区相关部门作出了“诊断”。匡河状如“匚”字,十多公里的河段被划分成南匡河、北匡河以及西匡河三段。目前匡河有两处“痛点”,分别位于南、北匡河与西匡河交汇处,除了本报报道一处外,另一处位于休宁路与翡翠路交口附近。“痛点”河段的水位大幅下降,大部分河床裸露在外。而这两处“痛点”的形成都与附近工程建设有关:南匡河,掣肘于附近高铁建设;而休宁路北匡河河段与附近西车站的一项建设牵连。
检测出有机物超标
“痛点”河段的匡河水质受到影响。合肥政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匡河沿岸周围没有工业污水排入,也没有农业化肥等污染物进入,所以严格说,匡河水没有受污染,而是水质变差。
政务区委托相关单位对匡河水质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除了有机物超标,属五类水质,其他指标均达到二、三、四类水质标准。据悉,匡河水质变差的原因和匡河属封闭水域,以及初夏天气状况有关。
[“下药”]打捞水草清淤补水
“诊断”之后便是“对症下药”。首先要治理的是大量滋生的水草。昨日上午,政务区工作人员与记者冒雨再探匡河。目前,南匡河水面下降了不少,河面上的水草已全部被打捞出去。
匡河两处“痛点”附近要进行清淤。根据调查结果,西匡河水质明显好于南北两段,相关部门决定保留西匡河河水,对南北匡河部分水域河水进行放水。
南匡河清淤工程已着手进行。据悉,合肥政务区已两次去函至高铁建设部门,敦促对方尽快完成清淤,保证一定的河道深度。
一旦完成清淤,南北匡河将实施重新补水。补水来自董铺水库,确保河水深度在2米左右,以达到河水有自净能力。
[“康复”]今秋有望“康复”
要让匡河康复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据悉,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匡河清淤工程1个月左右时间即可完成,之后,补水需20多日的时间。与此同时,匡河沿岸步道、木栈道修复工程也在同步进行。
不过受制于气候条件,匡河沿岸受损植被的补植需要等到秋季,因为现时段补植绿化成活率很低,也就是说到今年秋季,匡河即可完成“康复”。
原标题:合肥政务区匡河开始清淤补水 “康复”时间表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