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社会

合肥瑶海集中财力惠民生:人居环境逐渐嬗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ai02062901

一轴温暖的幸福画卷正在瑶海徐徐打开。许晖/摄

幸福是什么?是上班路上不堵车,是满眼绿意空气新鲜,是周末能有个休闲好去处……幸福很简单,却又不简单。在打造合肥“东部新中心”的转型发展期,旧城改造的轰轰烈烈,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瑶海人做得都不简单。衣食住行、人情冷暖,带着为百姓谋福祉的信念,一轴温暖的幸福画卷正在东部新城徐徐展开。

旧城改造——人居环境逐渐嬗变

2010年,一个叫做“别有洞天别有时”的微博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这是瑶海区三里街街道的官微,因实时直播双窑洞棚户区改造项目动迁、建设、安置的全过程而引发《人民日报》关注。曾经因工业时代升级换代带来的大量闲置厂区、居民棚户区,以及满足不了城市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正迫切地呼唤着进入现代化进程。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全面实施旧城改造,成了“十二五”期间瑶海区最主要的任务。

五年间,瑶海区建设主次干道和支路网项目83个,轨道交通1、2、3号线启动实施,裕溪路高架、铜陵路高架、临泉东路、郎溪路等交通动脉先后贯通。铁路南站、华贝厂等35个重大项目顺利完成,324万平方米的安置项目实施,整治老旧小区84个,无数家庭在旧城改造中搬入新居。

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正发生着巨变。今年,瑶海区还将启动和平村等3个旧城改造项目,19个复建点将开工。还有多个老旧小区将综合改造,长江批发市场周边进行环境整治,建设更多公共停车场等。

教育为先——优质资源均衡共享

要说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除了居住环境,就是孩子上学了。去年,瑶海区开展了一场“加快转型发展瑶海怎么干”的大讨论活动,教育民生成为一大热点。讨论共收到围绕全区教育发展等方面建议527条,涵盖教育布点规划、教育资源整合、校园综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汇集了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真知灼见。

想要培养和吸引更多人才,优质教育资源颇为重要。作为全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区,近些年,瑶海区的教育资源也在不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区教育经费累计投入23.5亿元,年教育经费投入由2011年的3.2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6.3亿元,教育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8.5%。少儿艺术学校、合肥新十中等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该区的教育经费项目预算已提高到15.06亿元。中小学布点规划加速推进,将新建明皇路小学、铜陵新村幼儿园等项目,完成郎溪路小学改扩建等工程,全力争创国家“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让更多瑶海的孩子分享优质教育资源。

专注民生——提标扩面普惠百姓

转型发展的路并不好走,如何在转型过程中保证百姓的民生幸福更加值得思考。在大力推进教育等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的背后,是瑶海区每年占财政收入70%以上的民生工程资金投入。

“十二五”期间,瑶海区滚动实施民生工程项目134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城乡一体,农村五保供养、贫困残疾人生活救助、计生奖扶等项目提标扩面。新增就业岗位8.2万个,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参保续保不断扩大,低保工作实现应保尽保,医疗、教育、特困等各类救助水平稳步提升。

在政府民生工程中,越来越多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让民生工程实施起来更加专业化、社会化。今年,瑶海区在全省率先将流浪人员社会救助服务“市场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未来,随着民生工程项目的不断实施,财政投入的不断加大,瑶海区的人居生活环境、教育发展水平、城区面貌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瑶海获得独一无二的幸福感将不再是梦。

解琛 关堂所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 项磊 吴碧琦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17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