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7 月7 日,“七七事变”爆发,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79 年后的今天,合肥一位退休教师把这段历史宣讲到了大洋彼岸。近日,家住合肥市军休一所的张兴华刚刚结束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抗战史巡讲,回到合肥。在为期近一个月的巡讲中,他展示了多件收藏的抗战文物,也告诉更多华人勿忘国耻。
退休教授出国讲抗战史
“以前都是在社区讲,从来没想过去国外讲。”昨天,在蜀山区光明社区的军休一所宿舍区,记者见到了刚从美国回来的张兴华。
张兴华早年间毕业于清华大学,原是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退休后开始收藏各种与抗战有关的文物。今年初,作为清华大学校友,张兴华接受了美国华人组织的邀请,准备到美国和加拿大宣讲抗战史。
“订机票、办签证,都是我自己办,就当是旅游了。”6 月6 日,张兴华和老伴从北京转机飞到纽约,自费开启了边旅游边巡讲之旅。
在当地华人协会的安排下,张兴华先后在加拿大渥太华、多伦多和美国的休斯顿进行了三场主题演讲。“在渥太华我讲的是‘可歌可泣的香港保卫战’。”张兴华告诉记者,当年加拿大曾派出近2000 名军人到香港参加保卫战,其中有280 人牺牲,但现在很多加拿大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我的宣讲让大家知道了这段历史,从而记得这些为抗战牺牲的加拿大军人,这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
这是张兴华第一次出国讲课,为此他提前半年开始做准备。直到6 月29 日,张兴华才结束这次抗战史的宣讲回国。
宣讲图文并茂还有实物
在三场宣讲中,张兴华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不同主题。“在渥太华讲的是加拿大军人参与香港保卫战,在多伦多则讲了中日电子战大揭秘。”张兴华透露,在休斯顿,因为当地华人众多,特别是安徽老乡很多,因此主题则是有关安徽抗战。
除了图文并茂的内容,张兴华还带去了一些实物。“很多东西不能带出国,就挑了几样。”张兴华说,他把收集来的“千人针”、飞虎队臂章、中日金融战时的假币,以及日军占领合肥的印章在宣讲现场进行了展示,引起了当地华人的极大关注。
张兴华还为加拿大一家二战史实纪念馆准备了一件特殊的礼物。“这是我去年下半年从日本收集来的一件军大衣。”张兴华打开电脑上的图片,告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从军大衣的纽扣上仔细看,印有“蒙特利尔”等英文字样,可以看出这件大衣来自加拿大军队,是当年加拿大军人留在日本的。今年4 月,加拿大相关人士来合肥时,张兴华把这件大衣捐赠给了多伦多一家正在筹建的二战史实纪念馆。“这件物品能让更多加拿大当地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段历史。”
收集日本侵华宣传画报
一直致力于收集日军侵华罪证的张兴华兴奋地告诉记者,他最新的收获就是全套35 册《北支事变画报》临时增刊。据了解,《北支事变画报》是由日本朝日新闻社发行的,最早一期是在1937 年。当时,专门打中国北方的叫北支那,打中国南方的叫南支那,临时增刊一般是在重大事件时才发行。“比如第一期,就是讲日本人打卢沟桥的事情,记载很详细。”
张兴华告诉记者,《北支事变画报》临时增刊一共有35 辑,记录了从“七七事变”开始的日本侵华过程。“《画报》中的照片和文字,都是日本的随军记者拍摄和采写,真实记录了日军的战略部署,战役战况等,涉及日军侵略过的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据了解,画报中还极力美化日军的所谓“力量强大”、“不可战胜”,并对史实进行篡改,是日军侵华罪行的铁证。
张兴华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收到了第一本《北支事变画报》临时增刊,从中他了解到这套日本宣传画报对历史的篡改和侵略的美化,“就想收集全套,一来了解日本当时是怎么宣传的,二来也是收集日本侵华的证据。”于是,张兴华这几年一直在留意这套增刊,“今年终于把最后两册收集全了。”张兴华说,能把35 册增刊全部收集全,在省内也并不多见,“比如省里的档案馆,也有几册,但是就没有全套。”张兴华说,《北支事变画报》是日军自己出版的侵华史实,“我会将它们整理好,然后给更多的青少年看,让他们勿忘国耻。”
在全世界建立收集渠道
从2006 年退休开始,张兴华就开始到处收集日本侵华资料,“一开始是在合肥附近,后来遍及全省,甚至到全国,现在,我要在全世界都建立起收集渠道。”张兴华告诉记者,经过十年的努力,他的收集渠道已经越来越宽,“比如前不久,我就收集到了一枚9·18 事件的纪念牌,是日本朋友帮我搞到的。”
这次张兴华前往美国、加拿大,一方面给那边的华人分享自己的所得,一方面也委托他们帮自己寻找抗战文物,“那边有清华校友会,也有安徽同乡会,我就跟他们打招呼,让他们帮我留意。”张兴华说,现在他已经收集到了大约600 件跟日本侵华相关的战争文物,包括刺刀、手雷、防毒面具、日本军旗等,“这件事我做了十年,越来越感到有意义,我会继续做下去。”
金际元 谷岚 吴媛媛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项磊 吴碧琦/文 卞世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