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社会

合肥历史:包氏宗祠大门朝北开

○位于肥东大包村的包氏宗祠

○采访包氏后裔

○古老的包氏宗祠遗留的建筑构件

○遥望火龙地

据合肥晚报,早在去大包村之前,就听说那里的包氏宗祠与众不同。众所周知,人们为了获取更好的采光效果,大都将院落的大门坐北朝南。而包氏宗祠却大门朝北开,这勾起了我们的好奇之心。

包拯第36代后裔包训安对我们解释说,这里面的确有个典故。

北宋时期,包拯在京都开封为官。一日,接到家书,大意为:嫂子患病,身体欠佳。包拯自幼蒙受嫂子悉心照料,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便当即上书皇帝,宋仁宗赏赐包拯一些银两作为盘缠。包拯在返乡途中看到百姓受灾严重,就把钱财散了出去。

朝廷里的皇亲国戚、奸逆权臣,因为包拯触犯了他的利益,向来对其颇有微词,便借此机会在仁宗面前进献谗言,诬陷包拯有图谋不轨、收买人心之嫌。宋仁宗虽然了解包拯的为人,但闲话听得多了,也不免生疑,便悄悄派人考察。

令人惋惜的是:待包拯回家后,嫂子已经过世。此时,附近家底殷实的人家都在修建宗祠。于是,包拯的族人建议,也为他们的祖先建造一座。

包拯想到宋仁宗对自己的猜疑,不免有些神伤,便提出建议:包家的宗祠要坐南朝北,院子的大门朝向北宋首都开封的方位,借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贞,绝无不二之心。这事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宋仁宗大为感动,从此更加信任包拯了。

采访车在群山环抱之中奔驰,于一处高速公路旁,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我们眼帘。

包氏宗祠虽然始建于宋代,但现存的却是清光绪年间的建筑。经过岁月的侵蚀,早已破败不堪。1994年,一位叫庄垂郎的菲律宾华侨捐资15.63万元重修,后来肥东县文物部门又拨专款修缮。

我们现在看到的包氏宗祠规模不算大,前后两进,每进三间,中间有天井院落分割大殿和前厅。正殿内塑有包拯坐像,王朝、马汉分列左右。正殿中间摆放着供台、香炉等祭祀用品。前厅左墙壁上有石刻《包拯家训》、石刻包拯像镶嵌在西墙壁上,与现在合肥市区内包河“包拯祠”正殿石刻像是一致的。几十册《包氏宗谱》也陈列于宗祠内。

包拯故里故事多,比如人人好奇为什么会有大包村和小包村之别。这两个村子相距不过2公里多一点,却都与包拯渊源深厚。

原肥东毛巾厂的徐传应也是大包村人,对这里的情况十分熟悉,他说大包村原名叫包村,早在宋朝,包村的原址就建在现在的“包氏宗祠”正北面约300米处叫“火龙地”的地方。

当时包家约有几十户人家久居于此,由于此处时常发生火灾,导致族人心结难遣,后来才整体搬迁到现在的大包村。再后来,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一部分族人便分散于当地“泥土巷”、“龙山里”、“迎山集”、“孙家庄”、“大黄村”和“小李蛮”居住。

而小包村原名小李蛮,是包拯母亲的娘家,也是包拯的出生地。包氏家族谱系记载:小李蛮居住着十几户包姓后裔,其辈分与大包族裔辈分相比,普遍高于1至2个辈分。

按照家族字辈推算,其辈分越高,房份越小。辈分越低,反而房份越大。正因为当时大包村人口居多,耕地不够,所以,按族规长房守业护祠,小房出门谋生。

这也是形成今天包拯后裔分布全国各地现状的主要原因。

在包氏宗祠里,文集社区主任包增志还给我们讲了大包村与文集的故事。

据《宋史》,包拯、文彦博二人都是在天圣五年(1027年)考中进士,又同时活跃在北宋中期宋仁宗朝代。正史上只记载他俩是共事同僚,殊不知二人还是儿女亲家。

包拯进士及第后即辞官居家侍奉双亲,当他出任天长县令时,彼时文彦博已青云直上,身居高位了,而两家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我们从包拯墓志铭里得知,其幼女嫁给文彦博的儿子文效。1062年,包拯因病去世。念于包绶年幼,朝廷调任文效为庐州保信军节度推官,家里人将包拯安葬于合肥东郊大兴黄泥坎。

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文彦博曾四次为相,八个儿子个个为官,在政治声势、经济实力和家族的经营管理上,文家与包家一样都是当地的望族,其住处形成集镇,名曰文集。

合肥东郊大兴黄泥坎的包拯墓是1973年发掘的,当时的考古报告《合肥东郊大兴集北宋包拯家族墓群》记载,夏大郢生产队一位曾为包氏守墓的老石工夏广宏说:“我听人讲过,真正的包拯原葬墓是在公路下面。”他还在现场摸着出土的条石说:“这是肥东文集东大山包拯老家的麻石。”从一个侧面说明包拯原葬墓建造时的石料是特地从肥东文集包拯的老家运来的。

□任慧娟 柳丝 文/摄

原标题:合肥历史:包氏宗祠大门朝北开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821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