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江淮晨报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合肥”登上了中央媒体的“热词榜”,这个携带着中部城市基因的“黑马”在快速发展中成功跻身长三角,并以其坚持不懈的“创新引领”理念,获得了普遍的赞誉。
7月23日晚、24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连续两天报道合肥,两期节目时长达8分多钟。事实上,从7月14日开始,最近一段时间合肥都在频频现身中央媒体。
正如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所称,在长三角兄弟城市中,合肥算是“小个子”,但是它有“大智慧”。
合肥成长,基因是什么?奋起直追的动力是什么?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曾指出,对于合肥来说,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就是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促发展、促升级。
合肥市市长张庆军则表示,合肥将认准“第一方阵”位置,敢当“第一方阵”角色,勇担“第一方阵”责任,“合肥的成长,理应比人们想象的要快”。
成长基因
以理想、情怀、耐心、毅力坚持创新
“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合肥以‘副中心城市’的定位赫然在列,将与上海、南京、杭州一起,联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在7月23日晚播出的《新闻联播》中,这样为合肥“开场”。
在这支超级城市队伍中,合肥被称为“黑马”,毕竟与沪宁等大城市比起来,合肥依然算是“小弟弟”——按照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合肥刚刚超过上海的五分之一,不足杭州、南京的六成。
为什么是合肥?
冷静客观地审视合肥不难发现,它拥有长成“大个子”的良好基因——那就是吴存荣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的“对于合肥来说,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就是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创新促发展、促升级”。
他曾经动情地说,“创新是沉默者的长跑,是没有出口的高速公路”。合肥人以理想、情怀、耐心和毅力,积极构建创新生态、营造创新文化;坚持抓平台战略、人才战略,积极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人才特区”;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创新发展,聚焦重点领域,突出自主创新与开放承接并举,用“无中生有”、“小题大做”的思路系统谋划和推进产业发展;坚持“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在促进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十二五”期间,合肥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台阶,达到5660.3亿元,占全省比重提升至25.7%,总量位次前移至全国省会城市第12位。
今年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259.1亿元、增长9.7%,分别居全国省会城市第10位、第4位;1-5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67.9亿元、增长11.4%;规上工业增加值890.9亿元、增长8.6%;财政收入519.7亿元、增长12.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7.6亿元、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2.8亿元、增长11.3%。
成长动力
拥有“大智慧”的合肥要“跳起来摘桃子”
两年前,合肥第一次与长三角“紧密相连”。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将合肥定位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内陆经济开放高地,要求合肥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对合肥这样的定位,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务院的文件中是空前的。”合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合肥市和合肥都市圈被纳入规划范围。
“像科大讯飞这样的创新主体和量子通信这样的金牌成果,在合肥并非凤毛麟角。合肥拥有中科院系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820家,在合肥工作的两院院士将近百人;2015年,合肥共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36个,国家级高新企业数达1056家。正因为有如此坚实的科技创新实力撑腰,合肥才有了跻身长三角城市群的底气。”《新闻联播》向亿万观众展示了“合肥实力”。
跻身长三角,意味着把合肥推向了国际竞技场、列入了全国第一方阵、站在了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推向了城市建设新境界。
“不论在综合实力、产业层次、创新发展等方面,还是在开放程度、服务管理、文明素养等方面,都为合肥确立了更高的新标杆。”张庆军表示,合肥要与当今中国最发达的长三角城市对标,认准“第一方阵”位置,敢当“第一方阵”角色,勇担“第一方阵”责任。
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张庆军表示,合肥虽然“个子小”,但它有智慧的“大脑”,有见贤思齐的胸怀,有引资引智互通有无的开放心态,有“够不着跳起来”的进取精神,合肥的成长,理应比人们想象的要快。
成长未来
2020年,合肥经济总量冲刺万亿元
未来的合肥,将会成长为什么样子?“见贤思齐,拉高标杆,奋起直追,加快建设实至名归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这是合肥市给出的答案。
——谋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联接所有省辖市、通达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际铁路交通网,实现合肥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省内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
——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打造长三角城市群新兴增长极。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到2020年,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达到4个。
——建设智慧合肥、信用合肥,构建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长效化的大城管机制。
——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保、住房、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幸福合肥”。
——加快提升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服务外包等服务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600亿元。
——到2020年,力争巢湖水质明显改善,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合肥经济增速力争“两位数”,总量位次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十强”并力争前移,创新水平全国一流。到2020年,经济总量冲刺100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16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力争84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
-《新闻联播》里“出镜”的它们
地铁车轮
改进工艺让车轮与合肥地形更“吻合”
在《新闻联播》的报道里,关停了马合钢之后,合肥不仅妥善安置了公司职工,还与马钢成为了“合作伙伴”。
马钢为合肥地铁提供低噪声地铁车轮,去年完成了合肥地铁1号线全部供货1248件低噪音地铁车轮,还将为合肥地铁2号线供应1344件地铁车轮。
为了更好地完成订单,马钢轮轴事业部在时间特别紧张的情况下,还专门为合肥地铁车轮进行了“升级改造”,据悉,合肥地形为中部高南北低,研发部认真审核了每一个参数,进行了工艺的优化,提高车轮稳定性,以便更好适应地铁隧道内的弯道状况。
客服机器人
从“弱大脑”向“强大脑”进步
在央视镜头前靓丽出镜的机器人小曼,是科大讯飞最新研制的全球首款营业厅客服机器人,今年8月底,它将在安徽的银行系统扮演起大堂经理的角色,这也是智能机器人在我国银行营业厅首次投入使用。
据悉,小曼具有语音唤醒、声源定位、人脸识别、降噪处理、自动避障、精准定位及室内导航等高科技,在嘈杂的环境中也能通过语音进行自然交互。
除了提供服务,在科大讯飞“超脑计划”下诞生的机器人还会阅卷,而且是主观题!本月底,该项技术将亮相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届时将向观众展示机器人老师对中英文主观题的打分。
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表示,讯飞与中科院神经所正在考虑建立联合实验室,未来将合力打通人脑和人工智能之间的通路。
搬运机器人
轻松搬运厚度不足0.5毫米的5┫玻璃面板
京东方8.5代TFT-LCD生产线所需的玻璃面板长2.5米、宽2.2米,厚度不足0.5毫米,“这么大而薄的玻璃,要将其搬起来是很难的,尤其是要求洁净搬运,这是人工无法实现的,必须借助机器人。”京东方集团副总裁、合肥区域总经理张羽介绍,正在建设的10.5代线所需的玻璃面板更大,对机器人技术的要求更高。
怎么办?中央媒体采访团在合肥进行集中采访时,见证了这一难题的巧妙解决。
欣奕华研发的机器人解决了这个问题。欣奕华集团总经理张弥介绍,该公司专门为京东方平板显示生产线研制了一种搬运玻璃的洁净搬运机器人,可保证玻璃在运输途中不碎。而且在高速移动时,还能保证玻璃在机械臂上足够平稳,重复定位精度高。
原标题:合肥登上中央媒体“热词榜”解码个中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