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

首页>地方频道>合肥>社会

合肥女人街VS城隍庙 为何“冰火两重天”

像陶永祥号这样的老店也回来了。

晨报记者 李福凯 实习生 郭鑫 摄

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让城隍庙更有韵味。  晨报记者 李福凯 实习生 郭鑫 摄

据江淮晨报报道,这边,城隍庙夜市火爆,500米左右之隔的女人街却冷清得多,原因在哪里?城隍庙的经验有哪些可以在老城改造中借鉴?未来老城区如何解决交通拥堵?昨日,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专访了合肥市庐阳区区长黄卫东,听他解读关于老城改造的理念以及合肥老城区未来蓝图。

女人街VS城隍庙 为何“冰火两重天”?

江淮晨报:城隍庙夜市近期很火爆,但相隔不远的女人街七桂塘街区人气则差得多,能分析一下这背后的原因吗?

黄卫东:客观上,人们对于城隍庙的记忆感更强,而改造后城隍庙接地气,整体很和谐。相对来说,女人街的改造更注重现代感,文化气息不浓厚,自身的文化沉淀也不够。同时,女人街自身的经营商品受到电商的影响,业态单一,没有形成文化主流,也没有重量级的主题店进行支撑。

江淮晨报:对于这两个商业街区,有更进一步的规划吗?

黄卫东:目前,对城隍庙街区改造后的形态市民比较能接受,但是业态上还有待改进,城隍庙夜市火爆,一方面由于市民对城隍庙很有感情,它在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另外,夜市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方式。餐饮等业态唤醒了市民对老城区的印象,找到了原来城隍庙的记忆。

夜市的火爆也给未来城隍庙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将更倾向于市民追寻的老合肥记忆和文化,下一步规划将朝着古城隍文化的再现方向。如发挥城隍庙戏台的优势,可以将包括黄梅戏、庐剧、皮影戏等搬上戏台,通过城隍庙给合肥市民提供一个文化享受的平台,真正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让城隍庙成为合肥代表性的地标,成为寻找合肥乡愁的场所。让文化、商业与旅游相统筹,成为外来游客必去的地方。

为应对女人街现在暴露的一些问题,地方政府将明晰商业街区未来发展方向,凸显文化作为发展内核。突出女性消费特色,形成女人街的主流文化,让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如何更好地提升女人街的品位,将作为下一步重点工作推动。

空间有限、发挥余地小 老城区如何“转身”?“任何街区的改造 都要‘接地气’”

江淮晨报:城隍庙的经验给其他街区改造的借鉴之处在哪些方面?

黄卫东:借助城隍庙的经验,可以说,任何街区的改造都不能脱离当地的文化氛围和商业氛围,要把商业氛围和文化氛围有机结合,也就是说要接地气,以文化为灵魂,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另外,商业街区的改造要有系统性地推进,要有系统的规划,如交通问题,综合服务配套问题等等都要综合考虑。

江淮晨报:作为合肥的老城核心,庐阳的老城区接下来有什么样的规划吗?

黄卫东:围绕打造国家级中央商务区,庐阳区将着力构筑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在老城区打造4个“一平方公里”特色商业街区。七桂塘区域还将进行业态调整和品质提升,塑造最具“文艺范”的消费新地标;城隍庙改造将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建成最具合肥传统特色的商旅文街区;改造淮河路及其周边18条小街巷,形成全省最大的时尚购物休闲中心;此外,根据省市有关部署,做好原省级办公区的整体保护和合理利用。

值得一提的是,城隍庙街区将结合轨道2号线和5号线的人流交汇,凸显城隍庙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进一步推进这一片区的发展,打造成未来合肥的新的商业中心,成为代表庐阳时尚的载体。

江淮晨报:我们对于老城的改造,有贯彻始终的主体思路吗?

黄卫东:我们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为此成立专门投资公司,以城隍庙为重要的起点,推动庐阳区的整体构造,所有运营、建设、市场的管理按照市场调节来推进,这就改变了原先完全靠行政调节的僵硬。但必须也要有政府来进行主导,引导广大业主积极参与,实现双赢,既实现面貌的改变,又能够繁荣市场。

堵堵堵,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堵是客观事实,要优化解决”

江淮晨报:对于老城区,现在市民们最头疼的问题可能就是交通拥堵,如何破?

黄卫东:堵是一个客观事实,如何能优化解决堵的问题才是关键。在停车问题上,建停车位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如何优化,提升使用效率。

我们准备建设一个智能停车系统,可以设三级诱导系统,在出入老城区的入口如一环、环城路等设一级诱导,告知车主老城区有几个停车场以及所有停车场的剩余停车位。如果你到了老城区,想去四牌楼,但是四牌楼是个大区,二级诱导告知车主周边有几个停车场,分别还剩多少停车位。如离目的地最近的停车位满了,可以停到稍远一点的地方。如果你再到省立医院,三级诱导告诉你省立医院附近的地面和地下停车位情况,可以很清晰地引导你把车子往哪放。

江淮晨报:这个系统进展到哪一步了?

黄卫东:已建立停车库信息系统,摸底工作已完成,将覆盖老城区所有的停车场。社会管理类的停车系统只要与我们的系统对接起来,届时就会全部实时动态显示。

而这一切通过一个APP来实现,市民在手机上下载后就能用了。

在老城区设立公共自行车,可行吗?“让公共自行车作为交通主导,不失为一种探索方向”

江淮晨报:两会中,有不少人提出公共自行车的设想,全市目前也在进行规划,老城区的未来改造有没有公共自行车的规划?

黄卫东:嗯,庐阳区也在积极谋划,将在市里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实现老城区内部公共自行车、地铁等公共交通的联动,有效解决老城区街区拥堵问题。我们觉得老城区环城马路以内区域,就像杭州西湖一样,让公共自行车成为主导的交通方式,这不失为一种探索的方向,我们也在进行谋划。比如说,即将启动长江路、寿春路、蒙城路的改造都将进一步合理优化交通的布局,扩大人行通道和非机动车通道,让自行车有路可骑,为下一步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的配套。

■声音

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老城区的改造要做出“味道”来

七夕当天,我应邀去讲解城隍庙历史文化,结果一到那儿,门口就聚集了几十人,还摆了四五台高级相机,记者都没来,这些人都说是我的粉丝,对城隍庙历史很感兴趣,还有一些女士对合肥首任城隍宋代第一任庐州知府孙觉的夫人,就是城隍夫人特别虔诚,在大庙后面为她建的娘娘殿前拜不停,殿后面就是思惠楼,是纪念合肥历代清官的地方。这些是城隍庙不可取代的历史文化和群众基础。在改造后,将商业依附在文化的架子上,这点不错。接下来的改造中,可以继续挖掘,如庙内的戏楼仿照的是北京安徽会馆戏楼,当年李鸿章修建,恢复后可以重现当年庙会上人山人海、叫卖四起的喧嚣市声。而在城隍庙周边,还围绕有段家、李家、张家、刘家祠堂等,这些都可以立碑树标识,让人们找回历史记忆。

我觉得合肥的老城区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不仅要挖掘,对它改造还要做精做细,做出味道来,既要成为合肥人寄托回忆的地方,也要成为外地人到合肥必游之地。

合肥市人大代表杨拥军:要提升品质,打造精品老城

每次到一个城市去,我都会去那里的老城区看看,我觉得一个精品城市,老城区是切入点、立足点。目前合肥滨湖、政务等新城区都发展得很好,所有老城区的精品化显得更重要。比如说老城的三孝口片区,定位为文化功能区,将打造为全省文化名街作为中长期目标。放眼整个老城区,则要进一步提升品质,比如说可以结合现在的轨道交通体系、停车场建设等,进一步提升老城区的承载力,通过环境改造,文化商业街区的打造,提升品质。

晨报记者 琚园园 实习生 赵良飞 王燕

原标题:合肥女人街VS城隍庙 为何“冰火两重天”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9991
收藏
分享